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八二章 回交育种(第 3/4 页)

    但紧张中也带着欢乐,萧巧娘、阿玲与一群小娘子,还有很多小孩子和歌舞姬们都过来了,看着那丰收的场面指指点点,拍手欢呼,甚至有的小孩子在刚收割过的麦田里,做起了蒙眼摸妻的游戏,惹得旁人哈哈大笑。

    郗迈无精打彩的割的麦子,不远处那欢乐的场面,让他心里有一种怪异的感觉,毕竟郗鉴军中,始终与生存和饥饿为伴,别说发自内心的欢乐,就连苦中作乐都没心情,于是讶道:“东海军为何如此,收个麦子至于么?”

    周翼不解的摇了摇头:“实难理解,不过我观之,倒似是拳拳真心,真是奇哉怪也。“

    两个人与下属一肚子雾水,杨彦也等待着下方几名有经验的老农清点预估产量。

    不片刻,老农匆匆奔来,其中一人抱拳施礼:“禀郎主,以眼下收割的十五顷来看,亩产可达两石半,一千五百顷地可产粮三十七万五千石,扣除收割时的损耗,应可获粮三十五万石!“

    ”哦?“

    众人纷纷动容,这可比想象中的亩产两石高多了。

    这名老农又赞道:“多亏了郎主弄出的曲辕犁和硝土,否则哪有如此产量啊,这还是播种迟了的缘故,若是今秋按时节播种,老朽敢保证,明年亩产可达上中田的标准,应为三到四石之间。”

    杨彦却是眉头微皱。

    亩产两石半,只有55公斤,哪怕是亩产四石,也才90公斤不到,而现代小麦的亩产,以2014年的资料,全国冬小麦平均亩产336公斤,小麦主产区甚至能达到500公斤。

    当然了,现代和东晋的田亩面积是不一样的,当时一亩地约为535平方米,把现代一亩667平方米按东晋的土地面积折算下去,平均产量约为270公斤,折12.3石。

    可是按老农所说,上田才四石,哪怕扣除精耕细作与农药的因素,产量减半,亩产六石才是杨彦能接受的产量,这差的也太远了啊。

    硝土就是化肥,化肥对农作物增产的贡献率约在50%,以老农的预期亩产四石,完全没看到硝土起的作用,那么硝土用在哪里了呢?

    见着杨彦的神色,老农紧张的不敢说话,还是荀华问道:“将军,怎么了?”

    “产量远失我望,我下去看看。”

    说着,杨彦往田里走去。

    其他人都面现不解,也跟着杨彦下了田。

    杨彦拾起麦子,一一察看,突然他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绝大多数的麦子,叶系非常发达,穗却没有多少,于是转头问道:“老丈你看这麦子,与以往的可有区别?“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晋末长剑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骗了康熙 活埋大清朝 寒门崛起 我的谍战岁月 蜀汉之庄稼汉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不是吧君子也防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希腊神话 沉溺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秘密部队之龙焱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冰川天女传 大清要完 全唐诗 星海王座 办公室潜规则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汉帝国风云录 佣兵1929 撩神[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