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章 刘遐奏章(第 2/3 页)
其实无论是农庄,还是工厂,杨彦都按照近现代大作坊、大工业的方式进行组织,这样可以充分的利用人力资源,极大的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对管理的要求也相对严格,能否成功杨彦心里并没底。
不过从目前来看,暂时还没出现问题,毕竟士族豪强的庄园经济便是类似的组织形式,当时的民众也吃这套,真要给他一小块地,让他自己耕作反而不安。
这也是个好现象,可以充分发动人手,建设各种类型的工厂和农庄,归公府所有,收益由公府统一调度分配,工人按月发工资,这就是国企的雏形。
国企对于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美国的基本盘就是国企,拥有几千万的员工,可以提供上万亿的资金,掌握着各种高精尖的军事工业技术,这才是美国真正的亲儿子。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国企在,美国就在!
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崩溃最终都表现为财政崩溃,毕竟无论是土地还是资金,兼并集中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执政者能挡得了一时,却挡不了一世,那么,如果从一开始就把这批金蛋蛋掌握在自己手上,会不会解决财政的问题呢?杨彦觉得有必要试一试。
虽然国企不可避免的会滋生蛀虫和各种毒瘤,也无时不刻的处于众狼环伺当中,但有总比没有好,将来可以根据现实情况制定各种针对性的措施。
杨彦手把手的教着造纸技术,建康台省,刁协也一如往常审阅着属下掾吏呈上的奏报,突的冷冷一笑,望向了荀崧。
“尚书令……”
荀崧不解道。
刁协拿出一份奏章,递过去道:“景猷可自览。”
荀崧接过一看,神色变得精彩之极,这是刘遐上的表,控告东海国相杨彦之无瑞袭击部将淮泗令阎平,杀其人、掠其众,并其财,并私下将淮泗口授予富临令郑观。
据刘遐所说,杨彦之率部从下邳城下经过,有舟百艘,兵甲四千,男女老幼合计两万余众!
杨彦就任之初的艰难荀崧是知道的,为了报恩,也出于对这个寒门出身的小郎君的欣赏,他不惜代价为杨彦拼凑了一支班底,实际上这支人马给了杨彦,荀府也被掏空了大半,他能做的只有这么多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