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九十六章 善恶心行(第 1/2 页)

    正阳宫作为大楚的国教,祖庭自然不可能在南方,李浩成一路向北,路上看到了许多供奉六丁六甲的道士,在四处帮助百姓,这不是素舒的神谕,而是他们自发的举动。

    有些好笑的是,他们当中占据大部分,心怀慈悲,想要救度世人的真道人,受限于自身经济水平,难以大范围救灾。

    而那些平日贪权好财的假正经,为了获取更多香火和神眷,反倒是救了很多差点死在雪灾之下的百姓。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都获得了神眷,实力也是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在李浩成看来,前者的进步虽然不一定比后者差,但收获的神眷也不比后者少,只是外人看上去,不觉得他有什么神眷而已。

    引无心之善,赏有心之善吗?看来素舒是在神道上越走越远了啊!

    李浩成心中略微感慨,不由想起《雪斋异编》记载的零散故事中有一篇名唤《城隍》,其中借城隍之口诉说了部分神道奥妙:‘神祇之道,在于心,在于信,因此需重德、重心,故为神之道,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但这里必须指出的一点是,这句话更多的是针对为神,而不是为人。

    毕竟神和人总归是两个概念,说出这话的城隍,更是一位管理鬼怪的神祇,祂的思考角度自然和人不一样。

    至于祂口中的赏的是什么?按照李浩成的推算应该是本我功德。

    什么是本我功德?本我功德不同于天地庇佑、众生愿力凝聚后的天人功德。

    有很多人对其进行了解释,有的人认为: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也有人认为,功指善行,德指善心;至诚谓功,至善谓德;明心是功,见性是德。

    似乎每个人对本我功德的解释都不一样。

    在李浩成看来,修持吐纳是功,顺应本心而德,本我功德,说白了就是修行过程中,顺应自身修行的道法,贴近自身追求大道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反馈。

    因此,才会有‘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的说法。只因为赏罚一直在那里,根本无需城隍插手,本质是一种论心的理论。

    可惜的是,人道并不适合论心,人有七情六欲,论心人间万古无一圣。

    正如儒家先贤子贡赎人不取金,心是极善,却断了别人效法的途径,使得更多人无法被赎回,这是善还是恶?而子路拯溺而获牛,虽是有心,却使人愿意效仿,救人无数,这又该如何判断?

    因此,神道论心,人道论行,唯有论行,才能使得富贵人家,为了善果,而救济更多人。

    当然,对于修士而言,有心为善,有功德良;无心为善,功满德优。

    作为神祇,自然不能完全推崇论行的理论,但又不能断绝论行的理论,其中平衡点的把握就显得很重要。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过河卒 玄鉴仙族 叩问仙道 彼岸之主 仙人消失之后 剑啸灵霄 志怪书 魔门败类 五仙门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修仙琐录 神话之后 武圣! 盖世双谐 阵问长生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山河志异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你们修仙,我种田
最多阅读 剑来 九阴九阳 为龙之道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中州录 彼岸之主 最强兵王混花都 仙逆 青衿问道 遮天 神话之后 逆仙 玄鉴仙族 大夏文圣 不朽凡人 武圣! 过河卒 原来我是道祖 志怪书 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