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以工代赈(第 4/4 页)
苏定方忙道:“那倒没有,神机卫将士都是殿下一手带出来的,怎会对殿下有怨言?”
李沐点点头,向李师问道:“大哥对苏将军所说,有何感想?”
李师微笑道:“我揣摩殿下之意,是想由此壮大实力。”
李沐闻言哈哈大笑道:“还是大哥知我。眼前之事,有危也有机,抓住了是机会,抓不住那就一江春水向东流了。”
苏定方问道:“还请殿下赐教。”
李沐转身指着眼前的钱塘湖道:“如果不是旱情暴发,真要想整固钱塘湖,恐怕还得费番周折,不说征集数万百姓会被御史弹劾,单就民间而言,也不至于被百姓拥戴,有几人肯丢下家中田地,为了区区粮食来开掘水渠啊。”
苏定方点头称是。
李师突然道:“更关键之处在于,朝廷赈灾粮越是来迟,便越彰显出本王仁义。如此日后江南各州百姓莫不仰仗殿下活命之恩,唯殿下马首是瞻了。”
李沐朝李师翻了翻白眼,嗔道:“就你聪明?”
李师笑道:“恐怕这还不是殿下最想要的。”
李沐顾自回身看向钱塘湖,“说说看。”
李师道:“殿下最想要的就是,趁此次灾情暴发,在涌来的各州灾民中选择一批精干之人,充入神机卫,由此在不损耗杭州府的实力的情况下完成神机卫的满编,而杭州府的民力被完整无缺地保留下来,就算日后再要征发,也在殿下一言之间。更难得的是,如今全州上下万众一心,无论官员、乡绅都唯殿下马首是瞻。”
李沐沉默了很久。
苏定方、李师等人面面相觑,还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话。
“其实我要的不止这些。”李沐幽幽说道,他指着远处隐约可见的钱塘江道,“钱塘江时常大潮,淹没吴山以南,故钱塘百姓皆依宝石山而居,我想要的是趁此机会,在钱塘江沿岸修筑一条三丈宽的隔江堤,从而杜绝钱塘江大潮淹没吴山以南大片土地。如此,杭州府的可安置人口区域可以扩大一倍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