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掠夺人口(第 3/4 页)
杭州、越州工坊所产的货物向叙国、新罗、百济三地倾销。
由此,二州的手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华亭县港口、船坞的修建完成。
在大匠姜行本和数百将作监造船工匠的率领下,由俘虏组成的一万船工,在华亭开始了建造舰船。
……。
相对于杭、越两州经济的迅猛发展。
受益于直道和钱庄两大生财机器,加上新罗、百济两个货物倾销地的产生,让大唐朝廷的国库日渐丰满。
而对百济、倭国的短暂战争,没有折损朝廷一兵一卒,带来的丰厚利益和莫大的声望,让李世民已经有些跃跃欲试了。
在他看来,李沐的输出战争策略虽然有效,但毕竟太耗费时间。
李世民想获得更大的武功,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一个更大的胜利。
而这个胜利将与李沐无关,仅属于他一个人的胜利。
于是,大唐对外战争的机器随时可能开启。
而此时,西域的高昌国王麴文泰显然是做出了错误的战略预判。
他以为大唐离高昌有数千里之遥,其又有近二千里的大漠相隔,地无水草,气候异常,大唐是不会以大军来攻的。
高昌国是个西域小国,可它的位置重要,它北接西突厥,南连大唐,西面是焉耆、吐蕃,东面则与伊吾相接。
武德年间,麴文泰接受大唐册封为高昌王,并于贞观四年,偕妻宇文氏朝唐,李世民赐其妻李姓,预宗亲,封常乐公主。
可高昌国因地少人稀,加上其夹在几个大国中的地理位置,只能是以小事大,左右逢源。
这与新罗、百济两国的心态很相似。
面对着日益强大的西突厥,麴文泰不得不屈从于咥利失可汗的淫威之下。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