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三章 以何牧民?(第 3/4 页)
而站着的人,要说不慌,那是假话。
他们同样担心,李沐的“任性”。
任性这个词,形容李沐最合适不过了。
因为李沐善变。
有时是个谦谦君子,令人如沐春风。
有时是个暴君,杀伐果断。
更有时就是个棒槌,固执到了极点。
这种人难以琢磨,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他会干出什么不可理喻的事来。
所以,站着的人是最忐忑不安的。
可与利益相比,命都可不要,忐忑不安就不叫事了。
“臣有本奏。”内阁大臣、兵部尚书刘弘基就是站立不动的人之一。
敢不随众称颂的人,自然官不会小,资格不会嫩。
刘弘基同样是三朝元老,其父隋朝河州刺史刘升。
于李渊起事、建唐有大功。
在李世民一朝,也颇受重用。
资格确实老。
但人会变,刘弘基少年时落拓不羁,喜结交游侠,因不事生产落得家贫如洗。
按理说,象他这样的无产者,应该是李沐改革的拥趸。
可在刘弘基因功受封任国公之后,便开始重建家族势力,与关陇士族勾连到了一起。
李世民在位时,因扶持关陇士族对抗各地世家,所以刘弘基的势力就有了长足的发展。
刘弘基与长孙氏走得很近。
他的门下,有号称门徒一千八百人,在各地为官者,不计其数。
李沐的科举改革和汉字简化直接击中了刘弘基的要害,如果按这样进行下去,三、五年之后,这些门徒将会散个精光。
所以,刘弘基不得不站立着。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