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七百四十五章 李治被吓哭了(第 3/4 页)

    当然,这话只是心中说说。

    明面上,房玄龄平静地奏道:“臣虽是文臣,但也随陛下上过战场。以臣这些日子研判,辽东虽然处境凶险,但并非没有生机。三十余万敌军围而不攻,一是忌惮唐军战力。二是高句丽被唐军三路齐进,近三成国土沦丧,国力已有不支的先兆。故臣以为,西路苏定方部兵力充裕,去掉薛万彻、薛礼二部,苏定方还有十万大军,向辽东增派三、四万拥军,无论走陆路还是海路,都比从长安派援兵快。”

    魏征上前道:“司徒此言荒谬,苏定方十六万大军占领泊汋、大行、新义州三城,之前薛万彻、薛礼二部六万人已经增援安市城,所剩十万之兵,需要防守三城。如果再分兵增援辽东,以六万兵防御三城,万一高句丽自平壤派大军北上,司徒想让这六万大军下海喂鱼不成?”

    魏征犀利的言词令房玄龄无言以对。

    确实,苏定方部是孤军深入,李沐的用意无非是在高句丽国土中楔入一颗钉子,使其南北不能相顾,原本十六万大军的编制,也是为了有把握防御这三城。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苏定方忠诚地执行了李沐的命令,固守城池,绝不贪功冒进。

    房玄龄的话等于否定了李沐的战略方案。

    令苏定方分兵增援,等于是舍弃了这颗钉子的作用。

    因为仅凭六万军队,分驻三城,只要平壤派大军北上,苏定方就只能撤退。

    不然,就等于眼睁睁地等着高句丽围城。

    到时被个个击破,还不如趁早从海上撤退呢。

    也就是说,如果朝廷决定让苏定方分兵增援辽东,结果就只有一个,保住辽东,放弃鸭绿江。

    这样的后果,就是高句丽大军南北贯通,北可以随时支援南,南也可随时支援北。

    魏征的反驳,引得许多武臣的认可。

    局势又开始混乱。

    李世民不得不拂袖而起,“朕要细细斟酌,此事改日再议。”

    说完,顾自离开了。

    ……。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活埋大清朝 骗了康熙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不是吧君子也防 万历明君 我的谍战岁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晋末长剑 红楼琏二爷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寒门崛起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大唐腾飞之路 北齐怪谈 蜀汉之庄稼汉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希腊神话 万历明君 秘密部队之龙焱 机战之无限边境 冰川天女传 沉溺 全唐诗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斗罗:开局收服蓝银皇 世子妃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诸天机缘从吞噬开始 办公室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