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五十六章 敲打杨务廉(第 2/4 页)

    李沐不知道的是,他将这条写入方案,直接后果就是百姓争抢着列入拆迁户,因为一亩的补偿款能造一亩半的房子,而宅地却由官府免费提供。

    而对日后产生的影响更大,因为直道将通向大唐四面八方,规则一旦形成,就成了律法,这也使得凡是官府征用民地,则补偿成了铁律。

    当然,这是后话。

    李沐又将方案继续看下去,其它的方案李沐挑不出错,可以说,这方案就算李沐亲自捉笔,也好不过杨务廉的方案。

    只是李沐隐约觉得好象缺少了什么,仔细思虑后,突然想到。

    “杨少监,方案中怎么没有民夫的工钱成本?”

    杨务廉苦笑道:“回令正,民夫由民部征调,何用我司付给工钱?再者说了,民部征调的民夫,是不必付给工钱的,只负责借给口粮,而口粮也是民部支付,与我司无干。”

    顿了顿,杨务廉又解释道:“依唐律,百姓每户每年都有二十天的劳役,是不需要支付工钱的。”

    李沐愣了,有这等好事?原以为民部只是将十万民夫征调给自己使用,工钱、口粮自然要自己支付,想不到竟能白使这十万民夫。

    杨务廉细细地给李沐解释。

    大唐赋役制度主要是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丁男(一户中的成年男子)授田一顷,包括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

    对贵族田地也有限制:从亲王到公侯伯子男,授田数从一百顷到五顷不等。

    在职的官员从一品到九品,授田数从三十顷到二顷不等。

    此外,各级的官员还有职分田,用地租补充,作为俸禄的一部分。

    均田制对土地的买卖也做了限制,官员和贵族的永业田和赐田可以买卖。

    百姓因贫穷无法办理丧事时可以卖永业田。

    从人多地少的地方往人少地多的地方搬迁时也可以出卖永业田。

    受田的农民,每丁每年要交粟二石,是为租;

    每年交绢二丈、绵三两,或者交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是为调;

    每丁每年服役二十天,不服役可以折算为每天绢三尺,是为庸。

    以上便是租庸调制。

    假如官府额外加了役期,加够十五天则免调,加三十天免租调。

    每年的加役最多三十天。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寒门崛起 骗了康熙 蜀汉之庄稼汉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的谍战岁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活埋大清朝 大唐腾飞之路 晋末长剑 大清要完 不是吧君子也防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希腊神话 秘密部队之龙焱 沉溺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冰川天女传 大清要完 全唐诗 星海王座 办公室潜规则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世子妃 佣兵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