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李大亮的善意(第 2/4 页)
都督府那边李大亮正头痛不已。
李沐两兄弟离开之后,宣赏使袁公公前来,告知李大亮,皇上口谕,令李大亮将伏允人头送入京城,同时献俘。
可这伏允人头却在李家兄弟手里,这还不算太头痛,更头痛的是,皇上指定由李沐入京城献俘。
李大亮心中埋怨着,连赏赐都不给人一文,却让一个十岁少年长途跋涉进京献俘?先不说李沐现在还是白身,重要的是毕竟上京谁也不知道是祸是福,李沐自己愿意不愿意去还是个问题,搞不好立了大功,没得赏赐,还要落下个抗旨之罪也说不定,不知道是谁给皇上出的馊主意。
李大亮心中不乐意,自然也有几分私心。
身为一方诸侯,自然希望能招揽李沐,这也是自己以都督名义重赏李沐的原因。
李沐兄弟是李英节之后,看在李英节面子上,也得对李沐兄弟有番照顾不是?
加上谁不想麾下有能人?
戎马征战数十年,历经隋唐两代王朝,这陶罐不单是守城利器,也是攻城利器,这一点李大亮比谁都清楚。
更何况朝廷已经下令今年征讨吐谷浑,只是不想吐谷浑居然提前寇边。
李大亮甚至有动过圈禁李沐的念头,只是想到李沐此次立下大功,不管在军中还是在百姓中都有名声,贸然圈禁对自己的名声也不好,总有迫害功臣之嫌。
加上李沂就在自己麾下,想来李沐也不至于没有顾忌,所以才动了拉拢之心,重赏于他。
可这边终究是皇上旨意,加上袁公公咄咄逼人,李大亮只能妥协。
“袁公公,那李沐只是一个十岁少年,且是布衣,让他领兵进京献俘,恐有不妥吧?要不然换个人?”
袁公公脸上挂着笑,可声音却是阴恻恻的,“李都督,陛下说让他进京,就得让他进京,就算他还是襁褓婴儿,也得让人抱着他进京。”
“只是……。”李大亮还想争辩。
“怎么,李都督还想替陛下做主不成?”
李大亮赶紧否认:“某万万不敢。”
“那就去李家传话吧。”袁公公斜了李大亮一眼。
“某这就派人去。”李大亮本是想争取一下,将李沐留在凉州,现在看来是没希望了。
袁公公名仁国,是御前太监,正五品衔,李大亮很清楚他在李世民跟前的影响力。
于是便派人去李家传信。
李沐兄弟才回到家里,一家人正眼冒红光地数着金银锦帛,屋里这辈子谁见过这么多钱财?
不想还没来得及捂热,都督府的传令兵就到了,令李沐速去都督府,袁公公召见。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