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七章 被征辟的唐僧(一)(第 2/4 页)
而玄奘脸色剧变,“陛下容禀,玄奘少践缁门,伏膺佛道,玄宗是习,孔教未闻。今遣从俗,无异乘流之舟使弃水而就陆,不唯无功,亦徒令腐败也。愿得毕身行道,以报国恩,玄奘之幸甚。今得西域梵本六百余部,一言未译。今知此嵩山之南少室山北有少林寺,远离鄽落,泉石清闲,是后魏孝文皇帝所造,即菩提留支三藏翻译经处。玄奘望为国就彼翻译,伏听敕言。”
拒官?李沐早有预料。
“法师勿忙着拒绝,朕可在长安设立译经院,遴选举国精通经文之才和诸国贤才,辅助法师译经。对了,朕想起来了,这译经院就设于长安弘福寺。如何?”
玄奘是真愣了,好一会才回过神道:“陛下容禀,佛法讲究普渡众生,可陛下方才以法令禁止各州修佛人数,阻止芸芸众生向佛之心,这有悖佛理。望陛下收回成命。”
这话李沐算是听明白了,玄奘以此在与朕谈交易啊。
李沐道:“法师贵庚?”
“玄奘壬戌年生辰。”
“哦,已过了不惑之年了。”
“是。”
“如今还吃斋否?”
“呃。”玄奘不明白李沐意思,但依旧答道,“自然是吃的。”
“大唐国内,如法师这般得道高僧,想必是绝无仅有了。”
玄奘谦虚地回答道:“陛下谬赞,天外有天,玄奘不敢自认唯一。”
李沐微笑着点头道:“如此说来,若普通百姓此时要修行至法师这般高度,想必很难吧?”
玄奘低头答道:“修佛不论先后,有志者事竞成。”
“大概需要多少年,才能与法师并肩?”李沐追问道。
玄奘一时僵住了,思忖了一下,才勉强答道:“二、三十年总是要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