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围三阙一(第 2/4 页)
加上路途遥远,补给不便,一旦战事僵持,不崩溃才怪呢。
所以,第一次北伐的伤亡,说出来都能吓死人。
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在平壤战败,四万人仅余数千人。
宇文述等人率领的隋军三十万人,回师时仅剩二千七百人。
以至于“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
这种战损比,换在任何朝代,都是不堪承受之重。
何况隋炀帝连续北伐了三次,皆以失败告终。
而大唐,李世民前两次北伐,还沾沾自喜地夸耀自己,说是炀帝无道,征辽东时,百姓打断自己的手足来躲避出征与徭役。朕现在征高句丽,都是选那些愿意出征的人,募十得百,募百得千,一些没能跟随出征的人,都愤叹郁邑。
他就不想想,他每次征辽东,出兵多少,徭役多少,恐怕连隋炀帝的一半都不到。
当然,李世民在军事才能上是远胜于隋炀帝,因为两次都没有大败。
而是主动撤军,体面地班师。
但无论如何,数千里远征,没有达到战略目的,劳民伤财不说,还变相资助了高句丽。
这就是战略失败。
高句丽被隋唐两朝,五次北伐,愣是从一个实力不强的小国,打成了一个军事大国。
为何说是军事大国?
因为隋朝三次北伐,损失的不仅仅是军队和人口,他们等于成了高句丽的运输队,数百万军队的物资储备、兵器军械,也丢失殆尽,成了高句丽人的战利品。
等于免费武装了高句丽数十万大军。
还好李世民吸取了这个教训,两次北伐都尽量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