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兵权谋家的无奈(第 2/3 页)
……
金陵城王宫外殿之中,一片喧嚣吵嚷之声。原来诸臣在项羽面前争论下一步大略该怎么走。大致意见就三条。
一收服闽越和南越,完全统一南方,毫无后顾之忧后再行北伐。
二直接收复西楚之地,再次与诸侯进行中原决战。
三攻略巴蜀汉中,削弱刘邦根基,而后再取西楚齐地,最后从南阳武关道,汉中栈道,洛阳函谷道三路取关中,定鼎天下。
三方都有各自理由和根据,谁也说服不了谁。但是项羽自己心里已经有了主意。他选择了三,先取巴蜀汉中,剪除刘邦根基侧翼后再席卷北地,最后入关中定鼎天下。和朱元璋的北伐差不多,虽然朱元璋没有先取巴蜀,但那时巴蜀的明夏和朱元璋却非敌对关系。
之所以否定第一,是因为两越之主都是偏安之辈,仅仅是想安安稳稳当土皇帝的主,绝对不会无事生非。至少不会在自己有当前实力时敢于给自己背后捅刀,也不会蠢到与刘邦联合攻灭自己后,直接面对更强大的威胁。既然如此,自己当然也没必要在定鼎天下之前与他们空耗实力。
至于第二个选项,看起来是最快的,直接和刘邦阵营决战,但那样不过是将老路再走一遍。又陷入到四战之地的境地。
而且利用虚假承诺,利益交换构筑起来的刘邦阵营随着时间推移必会逐渐分崩离析。如果自己选择即刻在中原与诸侯决战,反而让刘邦阵营暂时团结起来,与自己做殊死决战。
自己当然不会去帮他这个忙。
所以最稳妥的是第三个选项,取巴蜀汉中,断其根基。此时刘邦阵营内部一定会因为刘邦的实力削弱,而发生重大格局变化。这时再取西楚与齐地,伺机决战,最后东西中三路兵进关中。
但是用兵巴蜀汉中,江东可能要兵力削弱,即使有广陵这个江北据点,依照韩信的能力,他依旧可以对江东构成严重威胁。大江对面的韩信现在正在想什么和干什么?这是项羽最想知道的。
……
彭城楚王王宫前殿。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