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风火仙师(第 3/3 页)
唐明慢慢坐到一把木椅上,沉稳如山,霸气外露,丁老笑道:“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唐明,你看看那个派头,在窑场,一言九鼎!”
鲁善工点点头,看着到处忙碌的人影,好像有种置身电影片场的感觉。唐明就是总导演,全权负责,一声令下,开始准备。
先装坯,要看坯胎大小高低选择合乎规格的匣钵,装的时候要洁净平稳,不能有任何倾斜和摇晃,用手捧或用细布条将坯置入匣钵内。
将装有坯体的匣钵运到窑堂,窑工把匣钵根据瓷釉耐火的要求及成瓷标准用叠直竖放的排列顺序布立好,整窑匣钵要分行排列,稳直不斜,中间还须留有焰火流通的空隙。
烧窑的柴火主要是选用松树锯断劈成柴块,这是因为松木油脂多,火焰长,耐久烧。挑柴人由码头、途经街巷里弄将柴挑到窑场。
“点火!”
唐明站起身,从徒弟手里接过火把,慢慢来到窑口,深吸口气,大喊道:“开窑!”
所有人一起高喊,声音震天,气势十足。鲁善工不由被感染,不由兴奋起来。
唐明让丁老一起坐下休息,现在已经不用从事体力劳动,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到观火口观火色,不时也会去观察窑棚外的烟囱,从而判断排烟能力。
用吐唾沫的绝活来判断温度,是唐家不传之秘,需要把桩师傅有足够丰富的经验,在高温的时候,根据吐进窑膛的唾沫燃烧蒸的程度,辅助判断温度。
火光将老人的脸映得通红,长达4o年的从业经历,吐唾沫的绝活对他而言,已经是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
窑炉中不同的位置放瓷片,行内人唤作照子,将烧的通红的照子用钩子勾出来,放进凉水冷却,这样做是为减少判断温度的误差,冷却后,再到窑口观察。
窑炉中看不到火焰来回浮动,匣钵底部和匣钵墙面没有明暗之分时就可以止火,剩下的步骤,只需等待温度慢慢冷却,做开窑前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