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尊古斋(第 2/3 页)
鲁善工自然吃过鳜鱼,但所谓的大眼鳜还是第一次见,夹起来一块放进嘴里,入口即化的鲜美多汁,瞬间令人胃口大开。
“哈哈哈,不错吧?”杨兰杰看鲁善工满意,继续道:“吃鱼我可是行家,要说诀窍的话,那就是挑鱼要挑八两左右的,超过一斤,肉质就嫌老。”
“通常斑纹深的鱼肉比较香,而斑纹较浅近乎白色的,则更嫩一点。把鱼剖洗净,在背部斜片一刀,刀深至骨,里外抹一些精盐,放置一会儿,等部分蛋白质分解出氨基酸以后味道才是最鲜美。”
“以我的经验,蒸鱼省不得葱,葱少则腥味重。我有幸跟几个大厨聊天,他们告诉我个秘诀,先用大盆铺上三两到半斤的葱,摆好鱼,再放料酒、食油、姜片,用大火蒸八到十分钟,见鱼眼球突出,再烧上热气关火焐三四分钟。”
“焐非常重要,很多人都不知道,不经过焐而直接蒸熟,鱼肉干老,鱼皮易翻裂。也有人垫上双筷子蒸,鱼受热均匀,吃时把盆底的原汁浇在鱼身上,或者把原汁加清鸡汤,煮沸再浇在鱼身上,这样既有原汁的味道,紧贴鱼盆的鱼身也不会被泡得烂乎乎的。”
鲁善工看杨兰杰如数家珍的样子,忍不住打趣道:“没想到堂堂英古斋掌柜对吃如此精通?”
“那是,身为老京城顽主,岂能不懂吃?”
杨兰杰居然有些洋洋得意道:“混古玩行那是事业,吃美食也是人生乐趣,老弟以后没事咱们多转转,京城有不少好地方值得尝尝。”
两人哈哈大笑,想想也是,赚钱不就是为享受?否则要钱干什么!
剩下几道菜上齐,色香味俱全,两人边吃边聊,几杯酒下肚,气氛越发热烈。在鲁善工看来,所谓朋友只有两种。
一是兴趣志同道合,有共同爱好,最好没有其他利益关系,君子之交淡如水,此乃上等。
第二就是同坐一条船的合作伙伴,有利益关系,事业上有一致目标,虽然动机不纯,但也能长期合作,成为朋友。
至于其他的,只能算是熟人罢了!
酒过三巡,鲁善工放下酒杯,开始打听琉璃厂的旧闻,杨家几代传承,肯定知道很多不为人知的内幕,这些对于别人来说可能只是茶余饭后的闲谈,可对于自己来说,有可能就是寻宝的线索。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