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市井有高人(第 2/3 页)
“你还想去思序堂?”正事谈完,两人喝茶聊天,听说鲁善工还要去买颜料,曹德辉笑道:“思序堂也是老字号,不过平心而论,现在的水平大不如前喽!”
鲁善工一愣,对方话里有话?好奇问道:“请前辈指点迷津。”
“其实也很正常,颜料也是决定国画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过现在工业发达,市场到处都是化工颜料,成本低,别说外行,就连画家现在谁还用传统颜料?”
曹德辉长叹口气,无奈道:“早在几千年前,传统画家蘸着自然与人工凝结而成的墨宝。画笔一泼,便是国画中的青山绿水。”
“所有颜料,日磨八小时,磨过十几日,直到盆中声音敞亮,碎石消磨,才能获正果。”
“很多名家为得到一块上好原石,不仅一掷千金,甚至亲自跑到深山老林,只为寻找心中最完美的颜色。”
“只有经历磨难,才能体会其中不易,用心研磨,下笔充满感情,这样的作品才能流传千古,美感直达人心!”
“要说思序堂也是百年传承,可毕竟也要养家糊口,现在很少沿用传统手艺,开始用机器替代,所以……”
鲁善工点点头,原来如此,在曹德辉看来这种做法既可惜,又无奈。毕竟墨在绘画中的影响最大,也最能体现画家功力水平。
就算现在,上等墨锭也是有价无市,极品老墨甚至价值连城。你想连清代紫玉光都变的凤毛麟角,更何况是明代或更早。
所以曹家虽然至今沿用古法制墨,效率极低,可走的是高端路线。最普通的一套墨锭,最少几千块。手里的紫玉光,不提前预定,十万都很难买到。
可颜料不同,价格低廉,一盒十二支装的国画颜料,售价才十几元,请问你纯手工卖多少钱?
“小友要是有空,我可以介绍一个多年老友,现在还沿用古法,就在徽州城北。”
鲁善工谢过,离开曹家,直奔城北,终于在一处小院,见到思序堂退休老匠人,仇庆年。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