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98章 刘二寡妇(第 2/2 页)

    “要,您不早说!”

    鲁善工眼前一亮,拉着老爷子,拍马屁道:“我就说博古斋是什么地方?还能有您宋老掌柜没有的宝贝?”

    “去去去,明天早点去店里拿,记得保密啊!”

    鲁善工赶紧送老爷子们离开,纪华诚双手紧紧抱着锦盒,临走还嘱咐纪如烟开车一定要慢,千万不要着急,晚点回去没事。

    鲁善工收拾完,坐下来,突然感觉一阵轻松。玲珑瓷已经完成,瓷器手艺已经达到瓶颈,自己猛的产生一种冲动,希望能换个领域开拓。

    想来想去,决定研究书画,软片看不起硬片,黑老虎又看不起软片,按照古玩等级来说,书画是高档货,文化水平更深,要比瓷器更有艺术性。

    三分画,七分裱!

    装裱艺术具有悠久历史和鲜明民族特色,书画墨妙必须经过装裱才便于收藏、流传和欣赏,因而装裱技术的高低,绫绢色彩的选择与装裱形式的设计直接影响到作品的艺术效果。

    历代书画珍品,如已糟朽破碎,一经精心装裱,则犹如枯木逢春,珍贵画文物才不致湮没失传。

    古老的名称叫裱褙,京城揭裱字画行业,都自称是苏裱,传说是从苏杭传来的手艺。

    明代有位汤勤,乾隆时有位徐名扬,都是从江南来京城的揭裱匠人,闻名于当时文人、士大夫,甚至皇帝。技艺高,世代相传,精益求精。

    到光绪年间,苏裱字画手艺之精巧,出神入化,旧字画碎破到不可分辨,甚至糟脆到呼吸即能吹散的程度,仍可苏裱如原状,可谓是业界一大绝技。

    一般来说装裱新画容易,但揭裱古旧书画则是要很高技术。民国年间装裱业大多在东裱褙胡同和琉璃厂一带。

    前者以糊顶棚、售南纸、做烧活居多,而琉璃厂的装裱铺才是真正的书画装裱行,其主要有刘林修的竹林斋、崔竹亭的竹实斋、马霁川的玉池山房、张成荣的宝华斋。

    特别是刘林修和崔竹亭合伙开竹林斋,当时名满天下,可谓鼎鼎大名。后来分家后,崔竹亭经营竹实斋,刘林修独自开办竹林斋。二人手艺都好,经营字画的老掌柜们,暗地给他们起绰号:刘二寡妇和崔三娘儿们!

    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干活心细手巧像妇女,另一方面是他们的音容笑貌像女人。相传刘林修见人没笑容,脸总是阴沉着。

    崔竹亭说话慢言细语,嗓音似女人。他们揭裱字画各有绝活,油渍碎裂的旧字画,经他们的手,恢复原样;填补残缺,看不出丝毫破绽。

    要不是说琉璃厂自古高手如云,藏龙卧虎,瓷器不用说,装裱手艺也是师傅带徒弟,学徒要先拜祖师爷,谁是祖师爷说法不一,有造纸的蔡伦,有造字的仓颉,有画圣吴道子,也有大儒孔夫子。

    学徒期间要练毛笔字,学打算盘、练记账、学画格式、形制,熟悉绫绢。没有十几年刻苦努力,根本不能独当一面。

    加上一些老观念的制约,跟瓷器一样,很多绝活早已失传。作为一门手艺,随着老匠人的去世,装裱业不免出现人才断档,很多古玩铺店苦于找不到合适匠人,而不敢把名画拿去装裱,那种枯木逢春、出神入化的装裱故事,只能留在传说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捞尸人 巅峰学霸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华娱从男模开始 1987我的年代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大医无疆 大国军垦 混沌天帝诀 牧者密续 讨逆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文豪1978 重回1982小渔村 男神,你人设崩了! 重燃青葱时代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修罗剑神 1979黄金时代 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最多阅读 捞尸人 漂亮朋友 好运时间 理我一下 丹霄万里 顶级诱捕公式 慢性沉迷 覆水满杯 雪意和五点钟 斗爱之冠 忤逆本能 蜜桃甜 离婚后前妻成了债主 盖世神医 仵作惊华 火焰戎装 藏夏 悍将 人人都爱女主角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