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累哭了?(第 2/3 页)
梁海生点点头,坚定道:“后来有人私下问我:2200万元到底值不值?我觉得值!”
“隋代非常短暂,能够流传下来并确定是隋代的法书凤毛麟角。每次办书法展,西晋有陆机《平复帖》,东晋有王珣《伯远帖》,唐代精品更多,而隋代作品是个空白。出师颂回归后,故宫书法就能够串起来,成为完整文化链条。”
“哎,可不是每次都能心想事成!”
耿宝昌放下茶杯,叹口气道:“你们还记得安思远那次吗?”
一句话气氛瞬间沉重下来,许久梁海生才开口道:“这件事是我一辈子的痛!1996年秋天,一位拄着拐杖,带着翡翠戒指,个子高高的美国人踏进漱芳斋的大门,跟他一起来的还有三册珍贵的宋拓本《淳化阁帖》。”
“漱芳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乾隆帝没事就在此听戏,电视上是还珠格格的家。屋内装修完好,多宝阁上的摆件全是真文物,故宫有重大外事接待,一般都那里举行。“
“淳化阁帖始刻于北宋,里面收录历代书家102人共计420帖,被誉为丛刊帖始祖。据传总共10卷,历经劫难,存世极少。得知安思远手里有《淳化阁帖》时,启功先生曾脱口而出:我不见真本,死不瞑目!”
“几经周折,安思远收藏碑帖珍品展在故宫开幕,月底人家就要带着离开国内。我日思夜想有没有办法让安思远把阁帖留下来?”
“在机场航站楼,领导为安思远送行,最后忍不住问:是否有意出售淳化阁帖?”
“绝不出售,若用故宫的朝珠等珠宝来换是可以的。”
“这辈子我也忘不了安思远的回答!”
“难题一下子留给故宫,换不换?拿什么换?“
“后来专门开会讨论,有人说拿重复的藏品换,有人主张用九龙壁的瓷器换,还有人希望做工作,让安思远捐赠。”
“当然也有人不同意换,说我们不能太贪,一般东西交换,老外肯定不干,好东西换走了,咱们也没了,那怎么行?”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