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81章 家贼难防(第 1/2 页)

    “哎,如果当年没有分家产,那现在……”

    丁老在旁边突然有感而发,看着汝窑无奈道:“两大故宫相提并论,如果单纯比较藏品数量,咱们故宫无疑完胜。可真比较精品的话,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

    “当年溥仪虽为逊帝,但花销派头丝毫不差,400万两白银很快败光,开始入不敷出。只能将故宫珍宝向中外银行抵押贷款,结果难以赎回而大量流落海内外。”

    “不光如此,他还有计划地利用溥杰、溥佳每天下学出宫的机会,将宫中珍宝以赏赐名义带出宫。仅1922年众多国宝被分六批盗运出宫。”

    “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墨迹《曹娥碑》、《二谢帖》;钟繇、怀素、欧阳询、米芾、赵孟、董其昌等人的大量真迹;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原稿;宋马远的长江万里图;甚至连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都没有幸免于难。”

    说到这里老爷子痛心疾首,呵斥道:“就连太监、大臣、宫女等也纷纷效仿,偷偷盗取宝贝,拿不走的就藏起来。当偷盗之事快要曝光时,居然丧心病狂的用一场大火将诸事化为灰烬。”

    耿宝昌长叹口气,他是事件的亲历者,最有发言权道:“宝岛故宫之所以能跟咱们分庭抗礼,就是因为当年为保护文物不被战争洗礼,三次大规模南迁所致。”

    “最大规模历时8年,行程万余里,运送文物的车辆人员艰难行走于蜀道之间。沿路敌机轰炸,遭遇匪类,不断临时更改行走路线和存放地点。最后以微小损失完成这场历时长久,数量巨大的文物迁徙之路,被国内外人士称为奇迹。”

    “最后解放前夕,政府意识到大势已去,下令当时故宫院长马衡将文物运往金陵,再和金陵分院文物一起运往宝岛。经过马老的多方周旋和拖延,计划才搁浅,京城文物最终保留至今。”

    看似平淡无奇的言语中,鲁善工能听出当年千钧一发的危机感,如果没有爱过人士的舍生忘死,现在留下的说不定只有空空如也的紫禁城。

    “在满洲当傀儡皇帝的溥仪计划潜逃,随身携带精心挑选出的57箱珍宝逃往通化大栗子沟,被老毛子军队俘获。其中文物很多散失,清明上河图就在其中,后来几经波折才回到故宫。”

    “其他因为来不及拿走而藏在小白楼的国宝,被一个名叫金香慧的伪满洲执勤卫兵发现,引起众人哄抢。不少书画作品直接被撕成碎片,北宋大画家李公麟的《三马图》被扯为三截。后来也是经过数次修复,才重现人间。”

    “1945年是故宫文物流散的关键时刻,大量文物曾在街头以麻袋论价,珍品多,价格便宜,被古玩界称为东北货。”

    “当时一些投机商低价买入,然后卖给琉璃厂,成为暴发户。”耿宝昌回忆道:“我还记得当年亲眼见过的一件事,1963年4月,一个年轻人来到荣宝斋,用粗布包裹送来一堆破烂。”

    “经专家拼接后,竟然明四家赵孟頫等人的国宝真迹37件,有些残片与故宫所藏残品正好吻合!”

    “一年后又是这位青年,再次送来一堆破烂。经过整理,拼凑书画残卷20余幅,每件国宝重器。可惜年轻人没有留下姓名和地址,当荣宝斋赴东三省准备重金酬谢时,未能找到此人。”

    “民国爱国收藏家也为故宫出力不少,毕生心血无偿捐助,故宫有两大恩人,一是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捐赠上百张宋元书画。还有就是宣德大王孙瀛洲,上千件精品全部交给国家,真乃高风亮节之风骨。”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1987我的年代 讨逆 重燃青葱时代 捞尸人 巅峰学霸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华娱从男模开始 大医无疆 大国军垦 混沌天帝诀 牧者密续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文豪1978 重回1982小渔村 男神,你人设崩了!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修罗剑神 1979黄金时代 我的异能悠闲生活
最多阅读 捞尸人 漂亮朋友 好运时间 理我一下 丹霄万里 顶级诱捕公式 慢性沉迷 覆水满杯 雪意和五点钟 斗爱之冠 忤逆本能 蜜桃甜 离婚后前妻成了债主 盖世神医 仵作惊华 火焰戎装 藏夏 悍将 人人都爱女主角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