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13章 愤世嫉俗(第 1/4 页)

    “这两张椅子光看做工,就能让人眼前一亮,不过却还需要验证一下,是否确实为紫檀打造。现在市场上紫檀仿品太多,特别是赞比亚血檀,无论木性还是纹理都很相似,加上人为做旧和包浆,不仔细看很难分辨,我用工具看看。”李阳绕着椅子仔细鉴别着,边说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高倍放大镜,找个一个不明显的位置,用工具鉴定。

    鲁善工点点头,紫檀先是要观其色泽和纹理,紫檀家具表面材色经过长期氧化,就会成高贵的紫红或紫黑,纹理不乱,花纹极少或接近于没有纹理与花纹,会有有金星金丝或细密的s型卷曲牛毛纹。如果用60—100倍的放大镜可见其管孔内充满金色的紫檀素,犹如星空万里,星光闪烁。

    不过以他的经验一眼就能判断眼前的这对椅子是开门的真品,根本不用上手或是用工具鉴定,看来这个李阳真是有点眼高手低,实战经验不足。

    “虽然这两张椅子都是清乾隆时期的作品,不过从品相可以看的出各代主人都将其保存的还算不错,虽然表面已经有一点点灰白色,不过依稀还能看的出前面所说的特点。再有紫檀家具的纤丝如绒的卷曲纹及细腻光滑如肌肤的手感是别的木材不可能替代的,因此基本可以得出两张五屏式扶手椅都为紫檀打制。”李阳又看了一会,出了口气,才真正确定道。

    这样一来,不管是明代海黄桌和清代紫檀五屏式扶手椅都可谓是价值不菲,何况三件家具正好组成了一套,那价值又要上升许多。鲁善工心里大致故了个价格,感叹民间好东西还是多啊!

    这时汪大爷抱着一个长长的锦盒回来了,他笑着对大家道:“怎么样,我这套家具大家喜欢吗?”

    大家相互看了一眼,东西是非常好,不过这个汪大爷明显是懂行之人,也不会分开卖,价钱也不会低,这就有点难办了。

    “邬少!你怎么说?这套家具我很喜欢!正好送长辈!你要是不要?我就拿下了啊!”伟少有点挑衅问道。

    “你急什么?那也要问问人家物主的价钱再说吧?大爷你报个价?”邬啸天瞪了伟少一眼,客气的问汪大爷。

    “这样吧!都是朋友介绍来的!我的东西出的也差不多,就剩不多的几件了!一口价四百万!一起拿走!”汪大爷笑了笑,不急不慢道。

    “这?”邬啸天一听有点犹豫,这个价格真不便宜,东西是不错,但性价比很低,毕竟人家卖主也是懂行的人,真要是自己收藏还算可以考虑,但短期是商业价值是不大!见鲁善工轻轻的摇摇头,心里有了主意。

    “四百万这个价有点高!大爷您的东西是宝贝,不错我们这次是帮公司来征集拍品,您看您有上拍的意思吗?”邬啸天心思一转,客气问道。

    “拍卖?算了!太麻烦!万一到最后收不到钱怎么办?一手交钱一手拿货!那你们呢?”汪大爷一听要拍卖,马上摇摇头,转身问伟少意思。

    “四百万确实不便宜!要不这样吧!您还有什么好宝贝一起让我们开开眼,然后咱们再谈价?”伟少好像也感觉价格有点高,见老人手里还有东西,话锋一转道。

    “好吧!这是我剩下的一副古画,你们看看吧!”大爷一看也不在说什么,把手里的画拿出来,放在条案上,慢慢打开。

    一副古意浓郁的画作栩栩展现在众人面前,大家都围上来,特别是伟少身后的那个老者,一见激动的冲到最前面,仔细研究起来。

    这是一副梅竹图,只见图中所绘梅竹或细笔勾勒,或阔笔勾斫,线条于方圆结合中秀拙相生。生灵活现,栩栩如生!特别是梅的清幽高雅,竹子的铮铮傲骨,跃然于纸上,两者不同的气质经过作者高超的笔法,最后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上面还有五言律诗,款署:“丙戌春得宋罗文纸一卷,闲书《梅花吟》六首,复写梅于后。又得五言《写梅》十首。清湘遗人若极大涤子。

    “石涛的梅竹图!”看到最后的落款,鲁善工心里一跳,赶紧也凑上前,看别人不注意,用手一碰古画,心里升起更多的疑问。

    “真迹啊!真迹!这是石涛晚年的精品!“丙戌”为清康熙四十五年,那时候石涛时年约66岁。据作者款题而知,此图使用的是宋代罗文纸,他先在纸上题诗,而后再补绘梅竹与诗文相映衬。诗文与画作的有机结合不仅增添了文人画的书卷气息,同时也展示了作者于画艺之外的诗文功底和精湛的书法造诣。其多样的笔法与酣畅淋漓的施墨在半生半熟的纸质上达到了湿润而不漫漶的笔墨效果,堪称石涛晚年的写意画佳作。”

    那个老者看了好一会,激动的说道,此言一出,大家更是心动,伟少双眼紧紧盯着古画,一脸贪婪之色。

    石涛(1642一约1707),清代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法名原济。本姓朱,名若极。字石涛,又号苦瓜和尚,、大涤子、清湘陈人等。幼年遭变后出家为僧,半世云游,以卖画为业。早年山水师法宋元诸家,画风疏秀明洁,晚年用笔纵肆,墨法淋漓,格法多变,尤精册页小品;花卉潇洒隽朗,天真烂漫,清气袭人;人物生拙古朴,别具一格。工书法,能诗文。存世作品有《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山水清音图》《竹石图》等。

    石涛是清朝最著名的画家之一,是市场追逐的热点人物,每次真品出现都能引发一阵热烈追捧,价格屡创新高。

    “赵老!您确定是石涛的真迹?”伟少突然想起什么,冷静下来问道,毕竟石涛是市场的热点人物,仿品很多,其中不乏高仿,所以一定要十拿九稳才行。

    “嗯!我再好好看看细节!”老者也平静下来,拿出放大镜一点点从细节开始鉴定起来,先开始研究纸张,是不是符合当时的时代,包括旧色,装裱,腐蚀老化程度等,都能直观的帮助判定其真实年代。

    然后是印章,这是鉴定古画主要的一步,古人印章都是私印,好多的大家都是篆刻高手,自己亲自刻印,留下独有的记号,以防被人做假,所以大名头的画家所有已发现的印章现在都有出版著录,为后人鉴定提供了具体依据。

    最后是题跋,大致可分三类:作者的题跋,同时代人的题跋,后人的题跋。真古画而配以定人的伪跋,或伪古画而配以定人的真跋,都是常见之事。画上如有作者同时人的题跋,应当弄清楚他和作者之间的关系。这方面的情况从书画本身并不见得能知道,而须从一些题跋中去探索。收藏最讲究的事传承有序,如果是某个名家收藏过的那价值会成倍增长,比如乾隆编制的石渠宝笈,凡是被其著录其中的都受到市场热烈的追捧,一是名气效应,能被皇帝珍藏的必然是真品;二是有据可查,对其真伪有更多的保证,自然更多人趋之若鹜。

    “这张画笔法老辣遒劲,流畅凝重,松柔秀拙,特别是竹叶的画法是典型的点苔技法,讲究密密麻麻,劈头盖面,丰富多彩;再看用墨浓淡干湿,或笔淡,或浓重滋润,酣畅淋漓,极尽变化。”老者边看嘴里边自言自语着,神情很是专注,越看越激动。

    “赵老,您看后人仿石涛的很多,就连张大千也酷爱石涛,经过他仿的石涛可以乱真!您看?”李阳看了一会,有些担心,低声提醒道。

    “嗯!还是有区别的!大千先生的笔力不如石涛厚重,线条也较光滑,这是笔法明显的不同之处。这画肯定不是大千仿,明显气质不同,石涛多年为僧,一生求仕途不得,作为前明遗民的他郁郁不得志,所以画中既有胸中一股悲愤志气,还有出世的禅意,这种矛盾才是石涛被后人追捧的魅力。”老者直起腰,淡淡的解释道。

    鲁善工深深看了老者一眼,他入行时间短,人面生,不知道这个老者的身份,不过看伟少毕恭毕敬的样子,应该是本地比较有实力的人物,不过这幅画?

    “老朽的看法是真迹!无论笔法还是其他细节,都符合石涛的风貌!题材也难得一见,梅的清雅和竹的傲骨相得益彰,代表当时文人的风骨气质,是石涛难得的精品!”老者又看了一会,终于缓缓说出自己的见解。

    大家一片哗然,特别是伟少有些激动,拉着汪大爷到一边,小声商量着什么。

    鲁善工也仔细研究着古画,还用手轻轻碰触不同的位置,眉头紧锁,心里疑惑不解。突然在看到一处梅花的时候,眼前一亮,赶紧拿出放大镜仔细辨认起来。

    “这位小友,你有什么发现吗?”突然一旁的老者走近前,低声的问道。

    “前辈刚才的判断小的很赞同!这张画笔法精到,符合石涛风格,不过?”鲁善工已经确定结果,不过不知道如何开口。

    这是一个很得罪人的事情!现在他明显找到这画的破绽,但鉴于老者已经下的定论,而且他不知道老者的身份,现在说出结果就是赤裸裸的打脸!这传出去对老者是极大的伤害!他鲁善工不是那种靠踩着别人上位的人!

    “哦?小友但说无妨!”老者好像看出鲁善工的犹豫,淡然道。

    “嗯!您看看这里的梅花!我感觉不太自然,特别是这几朵!”鲁善工一看周围的人没有注意这里,用只有两个人能听见的声音低声道,自己能说到的只有这里,就看老者能不能看不出来了。

    “咦?这个是?”老者听了,又仔细拿起放大镜观察起来,突然脸色大变,声音高了几度。

    “这么了?”伟少他们都被这声音重新吸引过来,连声问道。

    “没事没事!刚才我向这位前辈讨教一些疑惑,结果好像他又发现了什么?”鲁善工见老者发现了破绽,就顺势解释着。

    “这幅画有点问题!我感觉不像石涛的真迹!”老者又好好确定一下后,坚定的说道。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盖世神医 至尊战王 大医无疆 修罗剑神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大国军垦 讨逆 重回1982小渔村 神州战神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国潮1980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男神,你人设崩了! 1979黄金时代 混沌天帝诀 我不是文豪 1987我的年代
最多阅读 捞尸人 好运时间 丹霄万里 理我一下 漂亮朋友 顶级诱捕公式 斗爱之冠 离婚后前妻成了债主 蜜桃甜 覆水满杯 忤逆本能 慢性沉迷 盖世神医 白色口哨 完美无缺 强制霸爱:冷情BOSS,请放手 病弱反派饲养指南 银河坠落 艺校男老师 穿书拯救悲惨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