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9,打鱼晒网流沙河(第 2/3 页)
只有沙僧他们村以打渔为生,周围村子多半都是做买卖的。做生意的来钱快,兜里有银子说话自然就有底气。受他们父母的影响,这些村子的孩子个个也都牛气的很。他们看不起渔夫的孩子,所以总会找理由欺负他们。
沙僧他们村的孩子想要上学,就必须经过两个村子才能抵达学校。这几天有不少孩子挨揍,回家不敢说实话只能忍着。
雀儿是村东一户人家的姑娘,比沙僧大两岁,从小就喜欢跟沙僧在一起。还有个叫二狗的小子,比沙僧大一岁,家住在村西。他们仨偶尔一起上下学,先前在村子里并不出名。
直到那年暑假,村子里放假的孩子一起出去玩儿。他们从小在河边长大,自然不会无聊到选择游泳。对他们而言郡城才是最好玩的地方。跟父母要了零花钱,二三十个孩子一起走着去了郡城。
兴高采烈的去,兴高采烈的回来,在路过一个村子的时候,被那里的一群孩子给拦住了。抢了他们带回来的东西,还把他们给揍了一顿。小孩子之间打架不会下狠手,但是对他们而言东西被抢跟挨揍的轻重无关,心里是又憋屈又不服。
那天只有二狗跟着去了,雀儿在家干活,沙僧去姐姐家串门了。回来后听说了这件事,第二天叫上小伙伴们再去一次郡城。回来时故意多带点儿东西,果然又被那帮孩子给拦住了。
一言不合打了再说,沙僧第一次冲上去揍人。反正他看谁不顺眼就揍谁,打累了就骂他们。对骂他们那是沙僧的对手,不然他这几年的书不白读了。这就是有文化和没文化最大的区别,没文化的骂人就那么几句,有文化的骂人都不带脏字,还能把你气得半死。
第一次他们占了便宜,回去时一个个鼻青脸肿的。大家统一说法谁也不能透漏这件事,第三天大家继续去郡城转悠。回来时又遇上了那帮孩子,不过这次人数上比上次多了一倍。而且还有几个比他们大不少的孩子,显然已经算得上少年了。
四五十个八九岁的孩子打群架也无非是图个热闹,毕竟他们都是孩子,不懂得使用武器,更不懂得运用战术。但是对方叫来几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局面一下就被颠覆了。他们下手狠而且还拿着家伙。这次沙僧他们吃了大亏,尤其是沙僧被揍得最重。
回到村子,在大家散去之前沙僧做了总结。告知大家不能怕,明天还去。即便是明天还会挨揍,他们也不能输了这口气。
雀儿和二狗是沙僧的坚决拥护者,二狗身体单薄。据说他天生就这样,不管吃多少东西就不长肉。不过他有把子力气,跟他一般大的孩子没谁敢招惹他。他们仨结拜之时,二狗排行老二。
雀儿是老大,虽然她是个女孩。讲义气重感情,每次有事她第一个冲上去。雀儿和二狗护着沙僧。
沙僧教给小伙伴们一个道理,叫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既然选择干仗,不管输赢都一定要冲上去。那怕明知不敌,也要干一下子。输了就从头再来,总会有赢得一天,但是不管输多少次都不能输了那口气。
人争一口气佛受一柱香,这道理他们还小不太理解。但是沙僧经常讲给他们听,这帮孩子对沙僧崇拜的很。孩子们见到沙僧都会毕恭毕敬喊一声三哥,因为他跟二狗和雀儿自称为流沙河三圣。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