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五岳之首(上)(第 2/3 页)
当时战地大雨不断,于禁希望把营地建在高处,而七军之师的主将们意见不同,为此争吵了很长时间。
关羽水淹七军乘船而来,于禁和七军主将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七军被淹。于禁等人被擒,庞德宁死不降被关羽所杀。
收到于禁投降关羽的消息,曹操痛心疾首,高呼为何跟他三十余年的于禁不如庞德。
于禁归降关羽以后,魏军三万精兵一个不少,也都被关羽招降。但他们虽然被关羽招降,却没有被关羽打散分开。
按照兵家常识,一次招降数万士卒,绝对不可以让他们再在一起待着,多半都会把他们分散分派到各军营中。
但关羽招降了于禁手下的三万魏军,一直都被他放在一处。有人说是因为关羽不懂兵法,其实在大多数人看来,关羽应该是被逼无奈而已。
于禁归降关羽,并不是因为他贪生怕死。他完全可以像庞德一样,一死以表忠心。这事儿于禁若是要做,一定会比庞德更加果断。
但他如果死了,手下那三万魏军会是何等下场,恐怕就只有关羽心里清楚了。兵无将便是一盘散沙,到时候甭说是被集中安置,有没有机会被活着分散到各军营中都是个未知数。
再后来,于禁落到了孙权的手里,孙权为了跟曹丕合作,把于禁送给了魏国。而就在于禁被送回魏国的第二年,他就死了。
根据史料记载,曹丕一直都对于禁有怨气。归降之人归来,又有何颜面来见他呢。但是曹丕不能明着来,不然其他人一定会说他是小肚鸡肠。
于是他封了于禁一个官儿,然后在于禁去祭奠曹操的时候,故意把先前他投降的场景画了下来。并且还画上了庞德,他们二人奉命前去救援曹仁。最后庞德身死沙场,而他却成了降卒。
即便于禁归降另有原因,但是再一次看到那副场景,他心里也着实不是滋味。而且此时他身在魏国,这里可是他为止奋斗了一生的地方。
曹丕没有要杀于禁的意思,只不过是因为他不想落下坏名声而已。那幅画起了作用,让于禁想明白了两件事。
其一,当年什么原因,他归降关羽就是有罪。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