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一章 老百姓会用脚选择的(第 3/4 页)
“不行,这是当初讲好的,我这个人是最讲信用,我答应的就一定会办到,但同样,别人答应我的事情也必须做到,张献忠当年答应了这条,那么他就必须遵守承诺!”
杨庆毫不客气地说。
“信公,如今是我们在帮您!”
李定国说道。
“错,你们只是在履行义务,不要以为让你们割据四川,就是让你们自成一国了,四川还是大明的,你们也还是大明的臣子。所以你们也必须履行一个大明臣子的义务,如果你们不能履行义务,那么我可以免除你们的职务,如果你们不接受那你们就是造反对抗朝廷,那时候就别怪我大军平逆了!”
杨庆说道。
“信公,我们有二十万大军!”
李定国说道。
“我有四十万!”
杨庆说道。
李定国无言以对。
“谈点别的吧,皇庄的事情你们是不用再想了,我可以明说就是钝刀子割你们,可你们不能把地租将到五成以下,那就别怪佃户都往皇庄里跑了。我这是阳谋,你们该怎么对付自己也很清楚,你们要是也地租三成估计皇庄的人该往外跑了,毕竟在皇庄里面是要准备上战场的。可你们都是六成七成地租,那佃户们当然都往皇庄跑,我不但要在川东建皇庄,我还要继续向西推向,话说去年一年从建奴控制区逃过来十几万人,我准备把他们都塞到四川去。”
杨庆说道。
话说多尔衮控制区的确正在发生大逃亡,每个月都有超过一万人以各种方式逃到明军控制区。
毕竟老百姓会用脚选择的。
多尔衮都玩农nu制了,只要有条件的老百姓,哪个不想办法逃到南边投奔光明?尤其是天津以南的沿海一带,别说弄艘小木船,就是扎个筏子都能划过大清河口,更别说沿海经常有明军战舰训练,划过去就是得救了。这种大规模逃亡潮甚至影响到了长芦盐的产量,坐拥长芦盐场的咱大清居然开始缺盐了,毕竟那些灶户渔民往往是最容易逃跑的。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