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三章 又搞定一个(第 3/4 页)
“忠勇侯请讲。”
郑芝龙说道。
“台湾北边有金矿,不要问我如何知道的,南安伯只需要知道我不会骗你就行了,位置就在西班牙人修的圣萨尔瓦多城南边的山里,更具体的位置我同样不知道,但我就知道应该不会超过海岸向南五十里范围。另外在那里西南的群山之中,还有一片巨大的硫磺矿,那个应该很好找,有温泉的地方就是,而且硫磺地肯定是寸草不生的。”
杨庆说道。
“但那里是番人之地。”
郑芝龙说道。
“难道还需要兄弟我教南安伯如何去做吗?”
杨庆说道。
“黄金矿脉寻找较麻烦,但硫磺矿就在山林,只要走过去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些兄弟就不伸手了,算是对南安伯的一点心意。”
他紧接着说道。
“忠勇侯是怕我不尽心夺回台湾?”
郑芝龙笑着说道。
“福建多山,缺良田,也就是这些年有地瓜,否则恐怕绝大多数地方都得年年饿死人,既然如此为何不向台湾迁移呢?台湾面向大陆这面全是最适宜水稻的平原,而且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全都开发出来养活五百万人口轻而易举,这样的好地方丢给荷兰人,那是对子孙后代的犯罪。”
杨庆说道。
郑芝龙笑着举杯。
杨庆举杯相碰两人各自一饮而尽。
海上贸易问题解决了第一步,但接下来杨庆暂时还不准备把事情搞得更大,他现在只是搞定外销,但真正的根源依旧没动,真正让大明朝廷在海外贸易上几乎得不到收获,根源并不是郑芝龙一家,而是沿海所有士绅都是郑芝龙。事实上大明向南洋的商船并不多,每年到巴达维亚的不超过十艘,荷兰人那里有明确记载,而巴达维亚又是南洋最大的贸易港,可见大明商人主动的南洋贸易规模很小。
真正让大明海关税收流失的,是沿海士绅的小船在近海海岛上和外国商船之间的直接交易。
这个问题郑芝龙不会管的。
事实上杨庆同样也没有能力去管。
哪怕他让海军在沿海不断巡逻也没有任何用,因为他的海军肯定会被拖下水变成走私者,就像咱大清水师和英国人合伙经营ya片一样。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