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出云想收徒(第 2/3 页)
</p>
“孺子可教,贫道倒是登顶数次,每一次都有一番别样的感悟,第一次是未修道之前,跟家师去过一次,在泰山之巅凭风而立,极目远眺,新感受天地之广阔,师尊便为我明确大道志向,一朝气血澎湃便入道。而后每次破镜前和跨境之后都要去登顶一次,十数次下来,每每都是受益良多。”说到此处,出云天师拂尘子右臂弯挥起,往左臂弯缓缓落下,比起初见自有一番脱俗的高深仙家仪态。</p>
</p>
少年不由得有些神往,眼带迷离之态,惊叹道:“真的这么神奇,那么天师一定是筑基境的大修士啦!”</p>
</p>
“哪是什么大修士,区区筑基中期,我辈大道尚远,还要共勉啊!对啦,小友贵姓啊?”出云语发感慨道。</p>
</p>
“在下姓许,初涉大道还请天师不吝赐教!”少年还没有实诚到相信对方刚才的豪言,也看到对方好为人师,不觉灵机一动,不若就与这位出云天师相伴而行,能省去不少麻烦。</p>
</p>
“这个嘛,好说,此去泰山真好一路同行,相互印证大道倒也是一桩美事!”出云说完后有些纳了闷,自己可是筑基中期的修士,为何竞对一个练气初期的小家伙这么客气,何况自己还是身份崇高的天师。</p>
</p>
“哪里?在下一直在村里书院读书,偶然发现自己可以修炼,也想如天师那样登顶泰山以明心志,如果出云大师能提携一下晚辈,定当铭记于心。”少年确实有感而发,师祖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从善如流,出云修行多年,对大道自有一番感悟,为人又和善,既然一路同行,何乐而不为。</p>
</p>
于是,在通往泰山的驿道上,一道一俗,一老一少,不徐不疾,年老的悉心教导,年少的虚心聆听,就像一位出家修行之人带一位俗家弟子外出历练,画面生动而和谐,不知不觉少年的对出云的称谓变成了‘出云师父’,出云对少年的称呼变成了‘小子’... ... </p>
—————— </p>
傍晚时分,夕阳余晖洒在泰山西麓,为泰山涂上一层金黄,自山脚的泰山镇望去,泰山巍峨之外更多了一层庄严肃穆之象。</p>
</p>
虽然不及十天前修仙者的云集,此时泰山镇还是接纳了不少修仙者,泰山镇其实并不大,只有一条主要大街,但是旅店和酒楼倒有十多家,既有比较豪华的大型酒楼,也有大车店,泰山名头太大,无数人不远万里前来只为登顶,领略名胜,追随先人足迹,更以明志正道为多,既有寒门,也有位高权重的皇家,既有凡夫俗子,也有修仙问道的修行之人。大家都秉承从泰山脚下攀登,即便是金丹境以上修士也不会御剑而上,保持对泰山五岳之尊的崇敬之心。</p>
</p>
登顶的一半人是为了看日出,所以一般人常常夜半登山,修行之人则是天明前疾步如飞登顶,还有人与岱宗门有交情,日间登山,夜晚留宿原泰山门,清晨观日出。</p>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