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五章 子时惊雷(第 2/3 页)

    李祖义夫妇,开始是比较着急的,找到学坊里的陈先生,陈先生告诉他们无妨,这是孩子在开悟,不语三年,似佛家修的闭口禅,既是偿还业报,也是修行。

    终于孩子开始说话,便说个不停,一天到晚的絮絮叨叨,絮絮叨叨,夜里梦中也在说,吃饭时喝水时都影响不了他说话。父母村里人都听不懂他说些什么,也就把他当傻子看,只有陈先生能和他一起絮絮叨叨,有时说到动情处,还能跟孩子一起欢笑,一起哭泣。如此又是三年。陈先生说这也是在消除业报,也是修行的一种。

    李祖义夫妇终于是心力交瘁,也是失望,村长李万山倒是经常开导他们,除了照顾孩子吃喝,放弃了将一身本事教给孩子的打算了,于是在孩子八岁的时候,有了个妹妹,夫妇俩有了新的精神依靠,才有了新的希望。

    孩子八岁了,便不再安安静静的呆着了,于是全村人都能在任何一个角落发现孩子的身影,上房,爬树、钻到土里、下到河里、上山、钻山洞,钻树林没有他不想去不能去的。有时候三五天不回家,极冷极热的暴雨打雷,也是如此。

    李祖义夫妇,却是有些崩溃了,开始李祖义还想跟着孩子,别出什么意外,发现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这孩子出门不多久就消失了,李祖义彻底放弃了。陈先生说,这是孩子在修行,锻炼体魄。

    孩子十岁了,终于停止了一切荒唐的行径,在一天的清晨,孩子起床,一阵叮当忙活,等李祖义夫妇闻声起床后,一桌饭已经做好。看到孩子跪在面前,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第一次开口说出正常的话:“爹,娘,让您二老受苦了,我今天开始帮爹种地,帮娘看妹妹。”

    夫妻俩惊异得无以附加,一把搂过孩子,哭成一气,“孩子你受苦了。”“爹,娘,孩儿不苦,心里苦才是真正的苦,您二老这十年才是被孩儿累苦了。”夫妻二人更是悲戚,十年的委屈尽情发泄,苦尽甘来。

    父母二人不知,昨晚有位长者,就是依附于此间土地身上的那位老者,儒门七子的老七,孟诃,彻底离开了这个世界,拼着维持十年的残魂不散,利用自己长生境界和此方天地千年积攒的气运,利用神道佛的千年香火底蕴加上大陈国千年的国运为这孩子开窍,绕过了练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飞升,长生,直至洞悉境界,得慧眼,同时用儒家秘传天机术法,为其正心正根骨,造不坏的三魂七魄。

    所以师徒俩真的没有丁点时间,因为婴儿越小天地未开混沌之气越强,此时孩子无情无欲,六根清净,纯阳之气一丝不曾外散,这个时期的修行一日抵得上别人的百日千日万日,即便如此,这位长者在这十年的时间也是分毫不曾浪费。

    小孩三岁便得长生境,这也是老人始料不及的结果,所谓长生就是魂魄凝聚不坏,淫邪不近,水火不亲,劫雷不动,三昧火不焚、罡风不散,不在五行中,不进轮回里。

    有关师门孩子只知道,师祖责问天道,将自己一切修为、气运以及长生之道折损,为天下苍生赢得长生机会。师父还有六位师兄弟,遭天谴具不能长生,魂魄具已受损,行走世间必需隐藏其行踪。

    告别守护了自己十年的师父,孩子哭了一晚上,他知道十年间师父维持残魂不散是多么辛苦,师父给他的是什么。

    至此,孩子完全回归到正常孩子的样子,因为,业障已消。

    于是,十岁的李天许,白天帮父亲种地,下午去学坊上学,回家帮母亲照看妹妹,晚上跟父亲练拳练剑,闲暇时间跟小满叔去山间打猎,去木匠铺帮祖德叔叔拉墨线,去铁匠铺跟帮忙拉风箱,去酒坊帮忙封酒坛,去窑上看火头,去杂货铺赚吆喝,去祠堂跟同龄小孩玩耍,听老村长讲以前李家村的故事,沾边了人间香火气息,混元之气再也不见。

    孩子也成为村里最惹人喜爱的孩子,赵四五看得眼馋:“天许,给我当徒弟好不好?”“不好,你的斧头我拎不动”

    哪家不想有这么个乖巧的徒弟,可是孩子知道,他的师父不在了......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彼岸之主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志怪书 五仙门 武圣! 魔门败类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玄鉴仙族 过河卒 剑啸灵霄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你们修仙,我种田 叩问仙道 仙人消失之后 山河志异 修仙琐录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最多阅读 剑来 武圣! 彼岸之主 中州录 为龙之道 左冷禅 九阴九阳 旁门左道:从乱葬岗开始 卧虎藏龙 过河卒 志怪书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神话之后 仙逆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青衿问道 逆仙 阵问长生 仙父 纨绔女侯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