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十章 子时的斗法(第 1/3 页)

    入夜没多久,就淅沥沥的下起了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湿漉漉街道,倒映着沿街店铺的灯笼幌子的光亮,伴随湿润清新的泥土气息,宋戚镇显得平静安详。临近子时,远处有七八只挑行灯笼在细雨中珊珊走来,逐渐一行人的脚步声踏碎了夜色的宁静,周围深巷中的犬吠依次传来,响成一片。

    这一行人足有二十多人,前面是八名和后面四位捕快服饰,中间有两名捕快押送一名披枷带锁书生,在这三人是后面是一名身穿七品文官服的中年人和两个从事,再后面是八名身着道袍的道士手里拿着各种法器,其中两个赫然是羊戚镇清虚观灵虚道长和李祖成,其余是宋戚镇道观的道士。

    这一行人来到宋戚镇城隍庙前的广场上,十几名捕快把住外围站定警戒,四名道人在中央立起招魂幡挂起三清道祖神像,布置好香案,摆放上桃木剑、照妖镜,符纸、朱砂笔、烛台、香炉、大印后四周站立,李祖成和一名道士烛台插上蜡烛点燃,燃起三炷请神香,分立香案左右护法,在稍内侧严阵以待,其余人在中央站定。

    这些人正是县官大人带领,会同宋戚镇的道士今晚来逼那邪魅现身捉拿,宋戚镇的道观是羊戚镇道观的一个分支,观主恐法力低微,传香火至羊戚镇,灵虚道人这才带领两位弟子连夜赶来助阵。

    这时城隍庙的一名年迈更夫佝偻着身子,提着梆子和灯笼,出的门来,见广场上的阵势并不惊慌,朝定众人微微拱手,然后‘邦——邦,邦’,子时三更,敲响。这打更的梆子声如擂鼓同敲在众人的心头,在场所有人都有种惊悚的感觉,仿佛感到某种危险在逼近。

    县令大人,拿出县报文书,上面盖着大红官印,来到城隍庙门前,朗声道:“本县县令,查办案情,遇邪祟逞凶,恳请城隍大人,现出法相,协助捉拿妖魔,以净乡里。”于火盆将文书发送。

    众人都将目光投入城隍庙上空,当地朝廷任命主政主官,只要凭官印都可在子时请动城隍,禀明详情后,城隍可打压邪魅之物。对于立庙供养的各部神职,在其职责之内诸事相求,如若三请不到,便可禀明朝廷,朝廷视其事由大小,轻重,每年呈禀昊天奏章时,可以言明神职当值有失,昊天查明后便可撤换甚至发配不当值的各部神明。

    半炷香的功夫,天空依旧是细雨微蒙,城隍庙上空未见丝毫异状,县令大人无奈中又拿起另一张请神文书,继续诵读,言辞灼灼,再次送于火盆将文书发送。

    依然没有城隍降临之状,县令燃起第三张请神文书,后大声道:“取灯笼来。”

    城隍庙里烛光昏暗看不清就理,一个衙役提一盏灯笼进门来,县令命其高举,抬望眼仔细看去,却原来城隍塑像自头部至上半身罩了一张金属丝网,正是常用羁押神将的天罗,黑暗中根本瞧不出来。

    县令见状,疾声大喝:“你们两个上去取下天罗,张都头,李都头你们快去缉拿那名更夫!”

    两名手脚麻利的衙役闻声立刻闯进庙门,而另两位铺头,迅速朝更夫消失的地方奔去。

    现场道士门不明异状,正在纳闷,耳听得城隍庙内两声惨叫,接着扑通,扑通两声响,灵虚道长赶忙前去,却只在门外询问道:“县令大人,出了何事?”僧不进道观,道不进神庙。

    县令大人仓惶退出庙门,面色慌张的对灵虚道长喊道:“道长,不好,城隍被人暗中动了手脚,用天罗困住,这天罗有火雷,两名属下皆被击中掉下神座,受伤不轻。”

    灵虚道长喊道:“祖成你们二人脱去道袍,进庙查看。”又问县令:“县令大人,你能确认是那更夫所为?”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玄鉴仙族 剑啸灵霄 神话之后 彼岸之主 志怪书 五仙门 武圣! 魔门败类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过河卒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你们修仙,我种田 叩问仙道 仙人消失之后 山河志异 修仙琐录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最多阅读 剑来 武圣! 彼岸之主 中州录 为龙之道 左冷禅 九阴九阳 旁门左道:从乱葬岗开始 卧虎藏龙 过河卒 志怪书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神话之后 仙逆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青衿问道 逆仙 阵问长生 仙父 纨绔女侯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