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章 开启福地(第 1/4 页)

    陈文伯的三辆马车均是青布帷幔覆于车顶,这青布帷幔能遮盖陈文伯的气息,以避开那些天外人的探查。在皇城自有当今天子皇城的禁制,那些天外人的眼睛也不好太过肆意。如今出了皇城,就不得不小心了!

    自那次战役后,儒门七子,已成了那些天外人的忌惮。从明面上还是尊重,不会喊打喊杀,但是那些豢养的势力的吃相就很难看了。有几个世俗王朝更是下达了禁儒令,驱逐迫害国内儒生。

    儒门被禁锢,气运已降至最低,不少与儒门有缘源的门派除为其愤不平之外,暗地里也是给了不少帮助,就像鬼谷门下、公输门下、墨家、兵圣门下......都是曾与儒门同时代昌盛,又在那场战役后百家争鸣,开枝散叶,蒸蒸日上的门派。当然还有些新兴修行仙家门派,近千年的发展壮大是也得益于儒家的抗争,多少都对儒门报以同情和施加援手。儒门才在艰难中前行,困难中发展。

    儒门养浩然正气,却不善于争斗,除了那位老祖。因此,儒门酝酿一个振兴儒教的计划,在世俗培育浩然正气,不仅有儒家经典,更要有儒家之剑,浩然之剑。陈文伯当这次冒风险出京目的就是执行实施这个计划的一个步骤。

    李家村,就是这个计划的重要一环。一行人出了西门,前行两千里从中州到达禹州,折向东北过忻州,最后穿过蒯邱山脉,折回到中州羊戚镇,六百里的路程,陈文伯他们走了五千里。

    大陈国开国的初衷只有历届皇帝最为清晰,有二十五处福地,是那位撼天老祖散落在天下五大陆地的人间气运,每位皇帝都会选择一块福地作为这一代星火相传的种子,不仅是儒家弟子们藏身之地,也是陈氏子孙们的福缘之所。就像李家村,就是陈嘉瑞的福地,李家就是老祖门下七十二贤徒之一李姓的栖息之所,他们或是依靠仙门所设下的结界遮蔽,或是凭祖师秘法遮蔽天机,类似于陈文伯的秘法便是其一。

    而陈氏便是老祖的血脉,改姓氏以蔽天机,而陈氏也是利用真龙气运庇护这些儒家星火。他们在等待,等待一次气运鼎盛的君王中兴,中兴儒学,将天下儒学在昊天之下发扬光大,不再是畏畏缩缩。

    陈文伯此行的目的就是开启这块福地,李家村距羊戚镇四十里,十里的驿路,三十里山道。陈文伯一行人并不急于前往李家村,而停留在羊戚镇悦来客栈,安排一名扈从在周围暗中潜伏。因为李家村对于儒家太过重要,不能暴露于人前,不敢稍有闪失,要等待三日,如果有跟踪尾随的人,三天怎么也会暴露。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接近羊戚镇的时候,陈文伯掐指算了一卦,卦象风地观,观其生,君子不咎,有一份机缘就在羊戚镇,而且就是李家村的机缘。

    因此,陈文伯还要在羊戚镇等待那份机缘,于是一行人住进悦来客栈,三辆马车就停在客栈门口的空地。

    ——————

    李家村,村长李万山,也在等,李家在此等了千年,等了几十辈人,整个村子甘愿守着贫穷,也守护这块福地,不使一丝丝气运外漏。

    维持这气运不外泄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用当地土地庙压住运势,村里有两处土地庙的地址分别是山谷中风水极阳和极阴之处,土地庙必须处于极阴点上,将谷内的气运牢牢锁住,山谷中的风水运势每六十年改变一次,阴和阳对换一次,就要搬迁一次村里的土地庙,除了土地塑像,其余全部换新的。

    李家村虽然贫穷,但是盖一个土地庙举全村之力还是绰绰有余,号召每一家出钱出力,赚取功德。

    村里有名少年叫李祖德,机灵顽劣,伙同李祖成还有柳环,都是十五六的半大小子,一起决定去镇上走一遭,建土地庙是要刻功德碑的,谁也不想落下。

    村子出山的路是顺着河流而走,曲折蜿蜒,绕山而出,却还算平坦,有几处于河床持平,有几处穿河而过,有四座矮石桥,若在夏季汛期,雨水漫过,出山的路就绝了,只有走山上的小路,这也只有村里的猎户和采药走过。

    李祖成兴奋道:“哥,咱这次到镇上搞些啥,去和尚庙偷几个蒲团?”

    李祖德往李祖成脑袋上拍了一记道:“蒲团有啥,能把清虚观那个纬幔扯下来最好,就可惜,那帮牛鼻子看得紧。”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神话之后 玄鉴仙族 过河卒 武圣! 志怪书 剑啸灵霄 彼岸之主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五仙门 你们修仙,我种田 叩问仙道 仙人消失之后 魔门败类 山河志异 修仙琐录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最多阅读 剑来 武圣! 彼岸之主 中州录 左冷禅 旁门左道:从乱葬岗开始 卧虎藏龙 为龙之道 过河卒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志怪书 仙逆 青衿问道 神话之后 阵问长生 仙父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我在明朝当衙内 仙人消失之后 冰河洗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