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从何入手(第 2/3 页)
6缜知道时机已经到了,便轻轻地道:“其实在下官遇袭之前,已说动了那聚春楼老板唐千川把实情道出来了。只可惜,他还没来得及开口,刺客就出现了,随后他便中箭伤重而死。不过……他在临死之前,却跟下官说了六个字。”&1t;/p>
“却是哪六个字?”看他郑重的模样,胡濙也知道是戏肉来了,又挺了一下腰杆,把头往6缜处稍稍靠了一下。&1t;/p>
深吸了口气,6缜才缓慢地吐出那六个字来:“广宁伯!后花园!”&1t;/p>
虽有所准备,但在听到这六个字后,胡濙的身子还是颤了一下,眼睛迅眯了起来:“竟与广宁伯有关么?”&1t;/p>
他的脑子迅转动起来,把与之相关的一切都提取了出来。&1t;/p>
广宁伯刘荣,是随太宗皇帝起兵靖难的一众武将中的一员,虽然立下的功劳不是太大,但也靠着军功,再加上之后于辽东抗击倭寇的功劳而被封为游击将军并广宁伯的勋爵。&1t;/p>
不过靖难离如今已有好几十年了,所以刘荣的影响力也有限得紧,真正叫他不敢轻忽的,是刘荣的三子刘安,此人虽然在几年前也早已去世,但却立过不小的军功,甚至因此被追封为国公之爵。如今的广宁伯刘逊,就是刘安的儿子,不但有爵位傍身,更因父亲的恩荫而得领前军都督府,是个实实在在既有名,又有实权的人物。&1t;/p>
同时,将这一点与6缜之前提到的刺客是军队中人的推断结合,也是没有半点问题的。只有像刘逊这样的勋爵,才能调动军中精锐来实施刺杀之举。&1t;/p>
想明白这点,就是胡濙也觉着后背有些凉了:“此事还有多少人知道?”&1t;/p>
6缜正色道:“如今只有下官与胡部堂二人知道而已。”他可不会说其实林烈也知道,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哪怕对方看上去是那么的正直。&1t;/p>
胡濙面色数变,沉默了良久才道:“这事可确实有些棘手了。”&1t;/p>
“不知部堂大人的意思是……”6缜试探也似地问了一句:“刑部让下官早些把案子重新交回去,若大人以为兹事体大,那就当什么都没有生过吧。”&1t;/p>
胡濙先是一愣,随即呵呵地笑了起来:“6县令,到了这个时候你居然还想着试探老夫么?若老夫连这么点担当和胆量都没有,多少年前就早辞官回乡务农去了,又怎么可能还在这朝中为官呢?老夫所顾虑者,不过是这案子会带来多大的风波而已。”&1t;/p>
6缜低头赧然一笑:“看来是下官有些小人之心度老大人的君子之腹了。”&1t;/p>
“你错了。”胡濙却摇头:“老夫从来不是什么君子,君子是不可能在朝中为官数十载,甚至坐到这吏部尚书一职的。”&1t;/p>
“额……”6缜一时不知该怎么应对才好了,只能尴尬地一笑。&1t;/p>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