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残兵败将,各自求生(第 3/4 页)
“灯光ok!”
“摄影ok!”
“音响ok!”
“好,action!”
这段戏是手持拍摄,通过那种微颤的镜头感,来表现出剧中角色此时的紧张不安,用纪录片的视角,记录一代爱尔兰黑老大的死亡。
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感觉。
通常来说,这种至关重要的镜头,都是导演亲自手持摄像机拍摄。
不过马丁·斯科塞斯的年纪太大了,已经扛不动摄像机。
这段戏,便由摄影师迈克尔·包豪斯负责,他扛着摄像机,站在两米开外的位置。
画面的中心,定格腹部中抢、步履蹒跚、脸色惨白的黑老大阿尔·帕西诺身上。
至于唐恩的镜头……暂时不拍。
等阿尔·帕西诺的镜头拍完了,才会把镜头焦点聚焦在唐恩身上。
然后把这数条的拍摄胶片,找出最佳的画面镜头,经过后期剪辑而成。
虽然,这一遍的拍摄,唐恩不会入镜。
但是,他必须要全情投入。
好的表演不是演出来的,而是带出来的。
只有唐恩的状态越好,才能让搭戏的阿尔·帕西诺,激发出最佳的表演状态。
正是这种看似没用的额外功,才诞生了史上那么多一次次伟大的精彩表演。
比如西恩·潘,在拍摄电影《我是山姆》时,有一场戏,要和年仅6岁达科塔·范宁在游泳池外对戏。
那组戏份,西恩·潘不会出镜,他的镜头早就拍好了。主要是不停的拍摄小女孩儿达科塔·范宁,以达到满意的表演效果为止。
但是,为了让她进入状态,营造真实的感觉,拍出满意的镜头,作为顶级男演员的西恩·潘,在那个冬天里,一遍遍的跳进冰冷的水池,然后一遍遍的爬出来,一遍遍的跟她对戏。
直到导演满意为止。
这样的敬业精神,才诞生了伟大的演员。
唐恩地位很高,但表演就是表演,他不会托大,他要全力以赴。
一个废弃的工厂内,唐恩手里高举着手机,从铲车那边走了过来。
阿尔·帕西诺站都站不稳了,看着他,摇摇晃晃的问:“怎么回事?”
唐恩一脸怒气,冷声质问:“你是fbi的线人,你他妈是在耍我吗?”
阿尔·帕西诺吐了一口血,眼睛一眯,“成熟点吧!”
唐恩态度一弱,很迫切的问:“他们知道我的身份吗?”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