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故国沧桑第三十九章 白马石窟(第 1/3 页)
第三十九章 白马石窟
洛阳可供秦弛等人参观游览的地方特别多,奈何张燕老师的时间相当有限,而且体力和精力也是一个相当现实的问题,因此秦弛和漫菲决定主要游览白马寺和龙门石窟两个景点,其他的只是走马观花就行了。
“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也就是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白马寺建立之后,中国‘僧院’便泛称为‘寺’,白马寺也因此被认为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
在导游小姐清脆嗓音的介绍下,秦弛一行缓缓前行,一边欣赏着难得的美景,一边同古人隔着时空交流对话。
两百多年前一位投湖自尽的文人曾经写过一首有关白马寺的诗句,令秦弛印象尤其深刻。
“中州原善土,白马驮经来。野鹤闻初磐,明霞照古台。疏钟群冢寂,一梦万莲开。劫乱今犹昔,焚香悟佛哀。”
当年正值民族动乱,外敌入侵之时,作者用白马寺的遭遇比照当时的乱局,在字里行间也隐隐透露出作者无尽的担忧和仿惶。
如今,秦弛等人见到的白马寺大部分都是在原来的寺院地基上重建的,共有五重大殿和四个大院以及东西厢房。对于大多采用木制结构的中国古代建筑而言,几番毁坏,再几番重修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如同这个文明一般,几度沉沦再几度涅槃重生。
此时此刻,秦弛已经不能分辨到底是亿万年亘古不变的文明好一些,还是几度起伏的文明形态更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不过,秦弛对于那些已经存在了几十亿年的外星文明有一种本能的排斥,也许是自身文明的底蕴太过肤浅,嫉妒心使然。
话说回来,哪一个文明愿意如同流星般转瞬即逝?哪一个文明不希望永恒存留?哪一个文明不愿意推广到宇宙每一个角落?……
当五千年的文明碰到百亿年的文明之时,也许除了主动认输之外就只能剩下浓浓的不甘。对此,秦弛同样不甘。秦弛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自己先祖的文明能够长久留存,至少能在外星文明的夹缝中生存下来。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地球文明不选择自我毁灭。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
观赏龙门石窟,除了那些石雕之外,最令秦弛感兴趣的就是那些铭刻在石碑中的书法作品,例如魏碑的精华——“龙门二十品”,褚遂良所书的唐代楷书艺术的典范——“伊阙佛龛之碑”等。
在外星文明中闯荡一百多年,如果加上时间加速,确切说应该已经是近五万年,秦弛心中最难割舍的除了亲情之外,就属这神奇的文字。
眼见秦弛痴痴的盯着那些石碑发呆,曼菲顺口问道:“秦弛,你很喜欢书法吗?”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