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山中岁月(第 3/4 页)
“世上已经没有安平郡王了,只有山中一钓翁!”武攸绪邀请道,“可否陪我去钓鱼?”
武攸绪虽然是邀请,但口气却不容置疑。
“这山里有鱼?”卢小闲充满了疑问。
“有!我不糊弄你,跟我走吧。”
巍巍终南山岭绵延起伏,逶迤千里,茂密的大森林郁郁葱葱,层峦叠翠。二人一路走一路聊天,看得出来武攸绪对目前的日子很满足。进山以来,一直跟着缺德鬼心研究《周易》和道教,读书、弹琴、炼药、垂钓、纵情山水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二人沿着一条崎岖小道,终于来到一个潭边。
这个潭是由一条小溪汇集而成的,掩映在一片原始丛林的下边,潭水深幽,景致绮丽,潭面宽达几十米。险峻的左岸林木渺渺,参天的古木、垂挂纠缠的藤蔓倒映于幽潭,一些落叶飘动在潭面岸影之中,那景致,那情调,让卢小闲觉得很享受。
在后世的时候,卢小闲钓过鱼。就是穿越后,他在苦水村也钓过鱼。可是比起武攸绪来,简直不值一提。
武攸绪的鱼竿很简单,钓鱼线是用缝衣线揉搓成细绳后,再把它绑在树枝上,而鱼钩则是用细铁丝弯成鱼钩状。
钓鱼的方式更简单,他把一段饵料套在鱼钩上,可他只套住鱼钩的一半,另一半鱼钩却被露在外面,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
“鱼钩露在饵料的外面,鱼不会发现鱼钩吗?”卢小闲不解地问。
“有了饵料,鱼钩再显眼,鱼也是看不见的。”武攸绪淡淡道。
果然,不一会儿,朋友就钓上了一条鱼。吞钩的鱼,在岸上蹦跳着、挣扎着。
卢小闲叹了口气,看到诱饵,而看不到眼前灾难的,又何止这些可怜的鱼呢?
不大一会,武攸绪就钓了很多的鱼,但每钓上一条他就要大概量一量。太大的鱼,他都会丢回潭里。
卢小闲不解地问:“为什么要把大鱼都丢回河里?”
“因为厨房的锅口只有这么长,太大的鱼装不下。”武攸绪一边说一边比划着。
听了武攸绪的话,卢小闲忍不住侧目:“够用就好”也是不错的生活态度。
在武攸绪心目中,权势和财富都是不值得自己费尽心思追求的东西。相较于华宅美眷、官职爵位,他更喜欢做个无忧无虑的山水看客,林鸟知音。
见卢小闲沉默不语,武攸绪扭头道:“你信吗?就算没有饵,有的时候鱼也会上钩!”
卢小闲沉思片刻,摇摇头道:“不信!”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