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新任宰相(第 2/4 页)
武则天终于同意了:“依卿所请,授姚崇灵武道行军大总管。择日起行,早去早回。”
姚崇将行,特往宫中拜陛辞行,谈了一些边关的情况后,姚崇对武则天从容进言道:“陛下年事已高,朝中须有一老成持重之人压阵。”
武则天点点头:“卿与朕不谋而合,奈何像故国老仁杰那样的良辅已不多见矣。”
姚崇这才推出他心中的目的,拱手向女皇说:“张柬之沉厚有谋,能断大事,且其人已老,惟陛下急用之。”
武则天犹豫道:“狄阁老亦向朕数度荐之,奈何他政绩平平,向无建树,又无建言,且年已八旬,朕所以不用之。”
姚崇恭手道:“张柬之为人不偏不倚,从不拉帮结派。柬之为相,可以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关系,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为陛下分忧。”
武则天点点头:“这点他倒是个人才,朕见他既不惹易之、昌宗,也不惹武氏诸王,和朝臣们也相处得挺好。”
“惟陛下急用之。”姚崇叩头道。
因为姚崇的推荐,武则天终于授予张柬之“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晋升凤阁侍郎。
鸾台即门下省,凤阁即中书省,同平章事就是与两省一把手等同,位列宰相,兼任中书侍郎。
姜太公八十拜相是神话传说,西汉公孙弘七十出仕,七十八岁出任丞相是真事。张柬之复制了公孙弘的奇迹,从这一刻开始,他成了朝廷新一任的首辅宰相。
……
李重润之死,让李显与韦氏跌入了地狱,当然受影响的不仅仅只是他们,还有太平公主和相王李旦。
最懊悔的莫过于太平公主了,她在心中暗暗自责,不应该太急功近利了。
太平公主有意识给李重润灌输对武氏的仇恨心理,主动告知裴环的情况,做这些都是为了让李重润信任自己,将来好让他为己所用。谁知道最终竟然会是这种结果,一个活着的李重润肯定要比死去的李重润要有用多了。燃文
李重润之死也让李旦心中生出警惕来。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