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百五十一章 国子监(第 2/3 页)

    看着几辆马车缓缓驶出,卢小闲顿时目瞪口呆。

    除了李重俊和李裹儿每人乘坐一辆豪华马车之外,还有两辆马车拉着各种物什,吃喝拉撒睡一应俱全,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要去远游。

    更夸张的是马车后还跟着太监、宫妇,书僮,林林总总不下十余人。

    卢小闲看了看跟在自己身边的卢小逸,还有他手中的一个小包袱,心中不由感慨:与李重俊兄妹这样的暴发户比起来,自己简直就像个要饭的。

    卢小闲上前询问才知道,李重润与李仙惠已先一步去国子监报到了。

    按理说,国子监是不招女子做监生的,但李仙惠与李裹儿的身份不同,就没这些限制了。

    女子受教育在大唐并不罕见,虽然没有专门针对女性的馆学,但科举制带来的私学兴办,让女子也间接受益。许多人家,包括聚族而居的家族和富贵人家均自设私塾,延请名师,或者干脆自己亲自教授子弟。大多女子的读书识字,就是依靠自家或家族的私塾。

    当然,这些要归功于武则天。在她看来,女人既然能做皇帝,巾帼不让须眉,也可以在其他方面有一番自己的作为。这其中就包括受教育,女子可以读书、作诗、著文、体育等等,不只是简单的在家中做一位贤妻良母,

    宫廷之中的女子在宫中也会有专人进行教育,例如公主们会交给妃子们来教导,有一些公主也会拥有自己的伴读书童。不少有文化的女性也能教授子女识文断字,且因此成为史书中的“贤母”。不仅是平民女子,就连很多婢女和倡优都通诗文晓书墨,足见女性受教育的相对普及。

    正因为如此,大唐才女频出。

    譬如说上官婉儿,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她一出生就进了司农寺,掖庭局专门为官奴婢的子女设置了学校,由宫教博士教习宫人书、算、众艺。上官婉儿就是这些博士们的弟子她的学识就来自于朝廷掖庭局的教育。

    当然,才女与李裹儿是沾不上边的。在前往国子监的这一路上,她不停的在抹眼泪。

    李裹儿一出生就随父母被流放至房州,打小野惯了。她心直口快,不拘小节,率真豁达,喜欢登山吟啸,纵情而歌,喝酒谈玄,有时甚至会毫无顾忌的捋袖划拳,丝毫没有女儿家的矜持温柔。

    安逸、闲散惯了李裹儿想到要去国子监受苦累,当然心不甘情不愿了。但是武则天的敕令,是没人敢违拗的,她除了哭还能有什么办法?

    卢小闲有时候是真挺佩服女人的,她们连续不断的输出能力极强,他实在想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动力可以让女人源源不断的流泪,直到下车也未得其所。

    国子监位于立德坊的东北角,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和最高府学。自隋以来一直是庙附于学,两位一体。武则天称帝后,在立德坊设贡院,建神都文庙,形成贡院、文庙、国子监成为相连一体的建筑群。

    到了国子监门口,大门以及门内两侧景致不错,尤其是“国子监”三个大字显的金碧辉煌。

    李裹儿一副很兴奋的表情,高喊着“国子监,我来了!”,便冲了进去。

    这时候卢小闲又佩服女人了,刚才的事可以做到一点不记得。这哪像刚哭了一路的,这分明就是游览壮丽山川……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活埋大清朝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大明烟火 红楼琏二爷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清要完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晋末长剑 寒门崛起 我在现代留过学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世子妃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活埋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