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零五章 袭击(第 1/2 页)

    一队千余人的吐蕃骑兵,打着五方旗,身着虎豹衣,漫无目的在荒野中奔行进着。

    这些骑兵人数虽然不多,但却不容小觑,他们都是吐蕃军队精锐中的精锐。一般来说,穿虎豹衣的军队就是吐蕃的王牌部队虎豹军,吐蕃军人中只有立下过战功的人才可以身穿虎豹皮制服。

    为首的是一个年轻的军官,他的袖子上缀着银镀金告身,此人正是吐蕃大论钦陵的儿子莽布支。

    按照吐蕃官制,银镀金告身被称为“颇罗弥”,仅次于第一等级翡翠告身,以及第二等级的黄金告身,也就是说莽布支已经是吐蕃第的高级军官,其地位与大唐的三品府卫大将军相仿。

    身为东代长官,莽布支统领着一万名吐蕃精兵,可他每次只能带一千人出来,这是大论给他下的死命令。

    大论钦陵虽然是莽布支的父亲,但同时也是吐蕃大军的统帅。在军中服从命令是第一位的,根本不会因为他们是父子而讲情面,莽布支就算心中再不乐意,也不敢违抗统帅的命令。

    远处,有几个小黑点向他们奔驰而来,看样子是莽布支派出去的斥候回来了。

    果然不出所料,小黑点越来越近,转瞬便到了近前,能有这么快的速度,是因为他们都骑着青海骢。不仅是这些斥候,莽布支的这一千多人都配备了青海骢。

    青海骢是吐谷浑人的骄傲,吐蕃征服了吐谷浑之后,青海骢便成了吐蕃人的骄傲。

    吐谷浑人十分重视马的培育和驯养,早在辽东的时候,他们就长期与乌桓、契丹、女真等游牧民族生活在一起,吸收和学习了各民族培育和驯养马匹的经验和知识,在迁徙途中,他们又在河西一带寄居一段时间。河西作为自秦以来就开始驯养马匹的地方,他们也吸收和学习了这里的养马知识。

    后来,他们又辗转到青海湖周边地区肥美的草原上养马,到了吐谷浑第十八代传人夸吕的时候,他干脆就把城郭修筑在了青海湖畔住了下来,并给他们的城池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伏俟城。

    吐谷浑地域辽阔,草原广袤,河流众多,水草丰美,环境幽静。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举目环顾,犹如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障,将青海湖紧紧环抱其中。这里是天然的牧场,是绝好的培育和驯养马匹的天地。

    吐谷浑人是天生优秀的驯马师,这些驯马师掌握着辽东、河西两个地区自古以来发展和总结出的马匹培育和驯养技术,而青海湖地区的羌人也掌握着符合当地气候和环境的马匹驯养技艺,三种技艺相加,就是最好的马匹驯养技术,这方面的人才也大有人在。

    他们买来了波斯的草马,并以这种来自国外的高头大马为父本,以当地羌人培育出来的土马为母本,进行马匹品种改良。他们给这种改良的马取名为青海骢,据说青海骢能日行千里。

    骑兵在吐蕃军队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骑兵为吐蕃军队开拓疆域立下了汗马功劳。吐蕃人体格健壮、善骑射,寓训练于日常生产和生活之中。因而吐蕃骑兵精良、马技高超,较之唐朝、南诏等的骑兵略胜一筹。特别是吐蕃人拥有了青海骢之后,在与唐朝的战争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斥候兵没有下马,直接向莽布支禀报:“报告玛本,前面十里处发现唐军的粮草车队,大约五百人,二百辆大车!”

    “玛本”是吐蕃对领兵将军的称呼,听了斥候兵的报告,本来无精打采的莽布支顿时像打了鸡血般的兴奋起来。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清要完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活埋大清朝 晋末长剑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我在现代留过学 红楼琏二爷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世子妃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活埋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