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帝 师 李 孟(第 2/4 页)
然而,那时候,科举未复,读书学子想为民当官,尤其是汉人,主要途径是先担任吏员,也就是最基层的编外临时工开始,然后,经历漫长考验,才转正,缓慢提升。如果是个平平凡凡的只是满足于温饱顺带为百姓干点儿实事的人,或许没有问题,但是,作为一个眼光高远,志向天下的人来说,简直是不能忍受的煎熬。
或有同学质疑,李孟既有相当优越的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源,怎么不随其父进取仕途呢?
有,前期,李孟的确随父亲谋就了一些事业。但是,不管哪个时代,朝庭皆派系数分而相互明争暗斗,他父亲被波及,他也连坐被刷下了。
故而,要走出父亲的圈子,他须得重新起步,漫长的煎熬,无异浪费他的生命,他宁愿回家开馆招生授徒,做个私塾先生。
有句话说得好,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他的才能逐渐为人所知,且在他父亲的暗中推手作用之下,昔日一班老同僚常与学馆作客,然后对外有意无意的传播李孟学识渊博,乃儒家大咖,有经天略地之才。
在广告效应作用下,李孟终获赏识,被破格任用。后来,传到皇太后阔阔真金妃也就是海山、爱育黎拔力八达奶奶,她耳里,她正欲为两个孙子寻找名儒为师忧心着,李孟被推荐入选。
再后来,海山远赴漠北,爱育黎拔力八达留京城,李孟便一直在他身边侍教,即使后来爱育黎拔力八达和母亲被贬出京城远居怀州,他也跟随身边,忠诚未减,由此甚得信任与敬重。但凡重要之事,无不与之商量,备请决策。有人曾揣测,爱育黎拔力八达参与帝位争夺,里面绝对有他的影子,只不过,他习性低调,且善于隐藏保护自己,方致让人忽略。
否则,以当前形势,帝位只在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兄弟之间产生,而他是他们兄弟的老师,可谓帝王之师,身份何其高贵,换其他人,早已按捺不住飘飘然了。
但是,李孟表现的非常淡然,就好像换件衣服一般平常。
更为难得的是,李府的下人们也儒雅有礼,丝毫不见高贵门庭的恶仆风气,由此可见,儒家大气大容之精神已覆盖李家门庭,委实难得。
“咦,”看见安无风的当儿,即使一向平淡的李孟,也忍不住眼里掠过一丝震撼的奇光,“您就是安先生?”
安无风道:“在儒家方家面前,小子哪里敢妄称先生?”
“诶,”李孟摆摆手,不以为然道,“有道是学无先后达者为先,阁下年纪尚青,但文武双全,且兼济天下苍生,为民造福,相较之下,不知让多少穷腐书生汗颜扫地。”
安无风道:“夫子严重了,小子只是略尽绵薄之力,但求无愧天地而已。”
李孟微微点头,露出一丝赞许。待得仆人奉茶之后,让下人下去,凝视着安无风,正色道:“却是不知先生大清早降临寒舍,是否......”
安无风道:“夫子该是知道如今宫里情况罢?”
李孟没有立即回答,端起茶浅呷一口,放下茶盅,抬头,看着安无风,道:“临天明,许是要比先生早一个更次,王爷差人说了。”
他口中的王爷,应该是爱育黎拔力八达了。
安无风道:“既然如此,那么,夫子有何想法呢?”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