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877章 惆怅满值(第 3/3 页)

    “这些都是不皇上的责任,不要太过于自责。都是那些家伙的责任、”楚风则是急忙的说道。

    楚风看的出来这个皇上是一个比较无能的皇上,可以说没有皇上应有的魄力。

    明朝的皇帝能力是比较差,或者说最不务正业的,尤其是中后期的皇帝。比如嘉靖皇帝朱厚熜二十多年避居西苑,练道修玄;万历皇帝三十多年不上朝;明熹宗朱由校喜欢当木匠;明武宗朱厚照一生贪玩,喜欢扮演不同角色,唯一不喜欢扮演的就是皇帝等等。

    如果是其它朝代摊上了这样的皇帝,这个朝代就算不马上灭亡,也会出现很多动乱。比如唐玄宗一喜欢上玩儿,安史之乱就来了。汉哀帝去世前因为继承人没有选好,王莽就把国家给篡了。周幽王来一个烽火戏诸侯,结果很快就被犬戎给灭了。可是,明朝皇帝如此不务正业,国内国际上却都没出现过什么大动乱。比如嘉靖皇帝,还被称为“中兴之主”。万历皇帝,也发动了“三大征”,把国际上的事情收拾得服服帖帖。

    明朝为什么皇帝无能反而还比较平安呢?

    原因可能有很多,不过我觉得有一点尤其需要关注,就是明朝高度集中的皇权制度。

    相比于之前的朝代,明朝做了许多高度集权的措施。比如废除宰相,取消相权。一般来说,皇帝代表国家元首,宰相代表政府首脑。宰相被称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宰相统御朝廷各个部门,制定政策,发布命令。宰相发布各种命令,一般都是要向皇帝请示,以皇帝的名义发布的。但是,宰相有起草权,建议权,他认为不妥当,他会阻挠皇帝发布。还有,百官给皇帝上书的各种奏章,也都要经过宰相,再传递给皇帝。对于这些奏章,他可以压着,不上报给皇帝。如果宰相想干涉太多,而皇帝也想事事做主,这样就会出现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而明朝废除宰相以后,就不再有这个矛盾了。

    又比如实行文字狱及残酷的刑罚,严厉打击各种杂音。宋朝的大臣是可以随便议论朝廷事宜的,就算是得罪了皇帝,最多被皇帝贬谪,皇帝也不会杀大臣的头。明朝因为实行文字狱,刑罚严酷,大臣稍有不慎,就会被惩罚,被砍头,被株九族。所以大臣行事相当谨慎。

    再比如明朝实施厂卫特务制度。这种特务制度在之前的朝代很少有,一旦实施,会迅速在全国形成统一意见,服从统一意志。唐朝的武则天女人当皇帝,天下人不服。于是武则天就大兴告密制度,借此打击了一大帮异见者,从而迅速就让天下人不得不服。

    明朝的这些集权措施,都是经过前期有作为的皇帝,一步步实施过来的,并因此打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到了明朝中后期,朝廷就形成了以皇帝为绝对中心的模式。

    除了皇帝是绝对中心以外,再也找不到其它中心,也形不成其它中心。朝廷内外的力量非常有朝廷上的大臣(大臣由包括内阁和六部),有宫廷里的太监,有特务组织东厂西厂锦衣卫。这些力量不但多,还互相制衡着,不可能出现某一种力量特别强大,某个人的形象特别突出。

    就比如说,万历皇帝就算三十多年不上朝,但是,哪个又敢随便做主呢?内阁及六部商量的事情,都必须要请示皇帝,征得他同意。如果不征得他意见擅自做主,等待你的可能就是诛九族的命运。朝廷的意见要通过太监交给皇帝。有人可能会说,太监这时候不正好控制皇帝吗?错了,皇帝还有特务组织呢,这些特务组织一直从各个层面监视着朝中大臣们,监视这太监们,有谁敢弄虚作假。

    抛开皇帝,明朝的这种政治制度,有一种集体决策的味道,与现代政治有某种契合。不过,明朝那也不叫现代政治,因为有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一切都要以皇帝好恶作为指挥棒,只不过这种一极多点的方式,恰恰能够保持平衡而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彼岸之主 志怪书 武圣! 剑啸灵霄 仙人消失之后 五仙门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玄鉴仙族 过河卒 盖世双谐 叩问仙道 修仙琐录 阵问长生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山河志异 神话之后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你们修仙,我种田
最多阅读 九阴九阳 剑来 最强兵王混花都 仙逆 青衿问道 遮天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玄鉴仙族 逆仙 彼岸之主 身在洪荒争做道祖 中州录 原来我是道祖 为龙之道 凡徒 大夏文圣 我有一卷黄庭经 小狐妃,太凶萌 武圣! 神话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