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章 旅步寻语(第 1/2 页)

    自寰宇形成以来,一片混沌,时间无序,年月不分,不知过了多少日日夜夜,忽有一大神通者,名曰盘古,开天辟地,成就无上功德,史书有记曰:“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天地鸿蒙初立,盘古感阴阳,布元气,孕中和,以自身躯干化为天地万物,造化天地,灵养万物。

    而后,不知多少年,诞生一大神通者,号“鸿钧”。又称“鸿元老祖”,乃是天下众道之祖,这里说的“道”,乃是天道,并非专指后来的道教之道,亲和天理,顺应万化。有道是:“现有鸿钧后有天”,所谓鸿钧圣人创立天道,视为圣人,圣人坐下,却为蝼蚁,不偏不倚,讲究顺天道而任自然。

    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鸿钧道人后来坐下收三弟子,分别为原始,老子和通天,是为圣人,分创阐、道、截三教。后来封神一战,两教三商,共签封神榜,划分三界,定天劫,立天命,赐天命天福与人间帝王,管理世间凡人,同时严令仙无故不得来往人界,渡劫之后必然成仙,不得无故滞留世间,修真者不得无故横加干涉人间政权,否则定有天谴加身,形神俱灭,从此天地分规,鼎定天下,人神混居的局面结束了。

    而后人道大兴,访仙问道之人多不胜数,为求摆脱生死轮回,修行法门变化万千,道教由来已久,是为老子封神一战中所传下,老子封神一战,为敌通天教主,一气化三清,确立了道教后来在人道中大兴的局面,后人有诗赞曰:“函关初出至昆仑,一统华夷属道门;我体本同天地老,须弭山倒性还存。”道教传承延绵不绝,天下道门以昆仑为尊,后因修行者无数,修行功法变化万千,在无数山清水秀之地开创宗门,百花齐放,例如久负盛名的蜀山、青城、峨眉、茅山、龙虎山等等,虽然都以昆仑为首,但是实力却不容小窥。

    自鸿蒙讲道,坐下分圣,又有西方世界传承延续,是为佛教,修佛者虽然不如道教人士众多,但是皆为有大智大德之人,自西方教主创立以来,准提、接引祖师所发扬,经过数万年的演化,终于在大唐时代,在六祖慧能的大智慧推延中达到顶峰,但是佛门分大小乘之分,自古以来内争不断,佛本无大小之分,因应不同根器,对厌离世间之苦,只求自了者,说解脱生死之小乘法。对悲愿深重,欲自觉觉他者,说大乘法。此乃因材施教,也是佛教能延续至今的原因。大小乘之争历千年而未休,大乘轻视小乘,斥为焦芽败种。小乘则谓大乘非佛说。现如今,佛门分十宗,乃是天台、三论、唯识、华严、律、密、禅、净土,俱舍,成实。

    在这九州大地上,修行之士如过江之鲫,多不胜数,自然有心怀异数,品格邪异之人,为达长生之目的,不择手段,其中亦不乏大智慧大神通之人,创立宗派,但是因为为师者行为不端,所以所授之徒,大都也为祸世间,为世人所不耻,后称之为魔道,自今以来,正魔两道,战争无数,正道毕竟顺应天下万民之心,所以战争大都以魔教失败而告终,但是这个世界上心怀叵测、行为卑劣者比比皆是,是以魔道虽败多,却从未绝迹,反而日益的昌盛,如今魔道就有四门四宗并立之说,四门,乃是指逆门、宏道门、劫源门和戮梦门,四宗分别为恶己宗、乱曲宗、灵宗以及渺情宗。平时低调不显,但每逢乱世,必会现峥嵘。

    公元一三八二年,大明朝,西北边陲小镇,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

    这里是一个边陲小镇,总人口加在一块也不过几百人,但是因为地处西北荒凉,所以交通闭塞,经济穷困。

    这一年,蝗灾旱灾同时到来,这个小镇的居民本来就不富裕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食不果腹的日子每天都在延续,能走路的年轻人都已经出逃到外地去了,留在家里的都是老幼体弱之辈,坐在家门口,仰望苍天,盼望这天运救人。

    这一日,镇上唯一通往外界的路上,走来了一个年轻人,发髻高束,相貌清爽,一袭青衫,似乎像个读书人,但是不伦不类的是,背后背着一把长剑,说它是剑,也只是旁人猜测,有一层黑布裹着,但是与一般剑不同的是,这把剑的长度,似乎比这个年轻人的身高还要长那么一点点,真让人怀疑这是一把剑还是一杆枪,剑护上有一根白色布条,拴着一个银色铃铛。

    年轻人面色平静的走着,不急不慢的走进这个村落,看着眼前这悲惨的一幕,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突然感觉有人在拉他的衣角,他回头一看,是一位老人,老人用及其渴求的眼光看着他,说道:“求求你,小伙子,带我的孙子走吧,你能走的出去,否则他会饿死的。”

    年轻人默默的看着老人背后一个几岁大的孩子,又是轻叹一声,也不知道从何处掏出来的,犹如戏法一样,拿出了一个硕大的包裹,然后席地而坐,打开一看,里面是各种干粮凉水,甚至还有肉干。

    年轻人递了过去,对老人说:“给大家先分分吧。”老人用感激的目光看了他一眼,连忙招呼了周围几个人连同自己的孙子一起分享食物,狼吞虎咽的往嘴里塞去。年轻人默默的看着这一切,“十四年了,十四年前朝代更替变革的大浩劫已然过去,但是天下的凡人还有许多还在这样的生活当中。”

    年轻人想完这些,看着远方,心念一动。发现在远处一座荒山之中,有一只旱魅在吞气吐纳,从来,蝗灾都是伴随旱灾而来,果然,这里也不例外。年轻人正准备动身,暗中除掉这只旱魅之时,忽然,村路上传来了一镇喧哗声。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洪荒之截教仙童 大夏文圣 剑来 异香 仙逆 邪帝狂妃 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 绝世神主 逐道长青 阵问长生 武圣! 我师叔是林正英 诡异降临 谋局 山海为龙 洪荒:截教副教主 洪荒之青虚 彼岸之主 不朽凡人 玄鉴仙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