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八三节 朝鲜人的马屁(第 2/2 页)

    尤其是崔有海,仗着自己是朝鲜使臣,连声拍马道:“圣上雅量宏志,海内文明,就是蛮夷未化之地,也争相传颂圣上大名……”

    忽听姬庆文问道:“崔使者,记得贵国朝鲜年年进贡、岁岁称臣,每次皇上总要赏赐一些金银绸缎。不知我苏州织造衙门生产的进贡彩织锦缎你们可曾收到过?”

    崔有海忙道:“当然,当然。天朝江南织物精美无比,而苏州织造衙门的进贡绸缎更是其中的极品。鄙国国君收到以后,每次都是爱不释手,禁不住称颂崇祯皇上慷慨仁爱呢!”

    姬庆文又问道:“不知这些绸缎,贵国拿到手里之后,又是如何处置的呢?”

    崔有海听了心中一紧、眼珠一转,答道:“这样的好绸缎,鄙国自然是异常珍惜。除了给皇亲国戚每年缝制新衣之外,偶尔也会颁赐有功之臣。不瞒诸位大人说,我也曾被鄙国国君赏赐过几匹彩织锦缎,我做成了一套官服,只有等鄙国大礼之时才舍得穿戴。就连做衣服剩下的下脚料都不舍得扔,做成了几块手帕送给了微臣的婆娘……”

    崔有海还在滔滔不绝地说,姬庆文却用柔和的口吻将他的话打断,又问道:“那皇上每一年,会赏赐给贵国多少锦缎呢?”

    姬庆文这样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让崔有海不舒服起来,嘀咕了一句不知道什么话,却并没有及时回答。

    外国进贡之事,归礼部掌管,而礼部尚书就在饭桌之前——他便是兼任了内阁大学士的徐光启,而徐光启同姬庆文关系极佳,虽没有猜出他这样仔细询问的用意,却也知道姬庆文说出这话必有原因。

    于是老迈的徐光启咳嗽两声,替崔有海答道:“是这样的。天朝寻常属国,通常准许三年一贡或者两年一贡。而朝鲜乃是诸属国之首,按太祖高皇帝祖制,特许一年三贡。每次进贡,天朝照例要颁赐各种财物,具体到江南织造衙门的彩织锦缎,每次都是一百匹。”

    原来在古代东亚,除了日本同明朝若即若离之外,其余国家(包括朝鲜、安南、缅甸、暹罗等等)对大明朝都抱定了跪舔的态度,一个个都争着过来进贡。

    他们这样积极地进贡,倒也不是为了体现自己对天朝上国的恭敬,而是因为大明朝为了体面,每次总要回赠给数额远远超过这些国家进贡的土特产价值数倍的金银财宝——要是拿出来的少了,朝廷反而会觉得太吝啬,在外国面前丢了面子。

    然而赚了面子,就必然会丢了里子——每次外国进贡,朝廷就会花一大笔钱,久而久之就成了财政上的巨大负担。

    这些国家的小心眼,又岂能瞒过大明朝廷,更何况那时候的皇帝乃是古今中外最不给别人面子的朱元璋。别的国家当他是凯子,他真实的身份却是杀人不眨眼的魔王,一道圣旨便规定了每个国家每年的进贡数量,还美其名曰是为了减轻这些国家人民的负担。

    而朝鲜离开京师的距离最近、跪舔的态度也最认真,自然也就取得了属国之中最高的待遇,进贡的密度是别国的几倍,从大明朝这里得到的好处自然也是别国的几倍。

    也因此,每年的朝鲜向明朝的朝贡,被后世的史学家称为“朝贡贸易”,是朝鲜财政的一大支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我的谍战岁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活埋大清朝 骗了康熙 晋末长剑 红楼琏二爷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大清要完 不是吧君子也防 谍影:命令与征服 寒门崛起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大唐腾飞之路 北齐怪谈 我在现代留过学 蜀汉之庄稼汉 左舷 万历明君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希腊神话 万历明君 秘密部队之龙焱 冰川天女传 机战之无限边境 斗罗:开局收服蓝银皇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 全唐诗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牧野流星 红楼琏二爷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我在木叶练吐纳 撩神[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