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四节 中了坚壁清野之计(第 2/3 页)
成功渡过飞云江之后,徐鸿儒便将全部人马分成三队:一队由自己亲自率领压住阵脚,一队由周秀英率领扫荡温州城外的朝廷官军,另一队则由许道清率领攻打城池。
却不料眼前的这座温州城竟已成了一座空城——城外不但守城的官军一触即溃不知撤退到何处去了,就连百姓也走了个精光——方圆百余里之内,竟是廖无人烟。
而温州城中也是没有一个官兵、半个百姓,除了几条四处乱窜的野狗、几只嬉戏打闹的野猫之外,偌大一座温州城中竟没有半点生机。
(本书正版发布于纵横中文网,还请移步支持,谢谢!)
见到这副景象的徐鸿儒脑海中只冒出两个字:中计!
一定是官军用了坚壁清野之计,故意将自己吸引到温州城中,然后就要围攻自己了!
虽然一时半刻还找不到围攻上来的官军人在何处,但温州既已是一座空城了,那便没有继续留在城中的必要了,更何况危险正在慢慢逼近过来。
于是徐鸿儒只在温州城里稍作停留,便决定要立即率领大军出发,离开温州寻找出路。
出路也无非只有三条:一条是向西运动,朝浙江东部丘陵纵深发展;一条是回头向南,重回福建;另一条则是继续北上,寻找攻打杭州、苏州的机会。
然而说起来是三条路,可徐鸿儒敢走的,却只有两条路而已:原来是姬庆文已跟着他来到了浙江境内,并率领精兵始终在徐鸿儒的西侧运动,形成了一条无形却又极为坚固的防线。
因此徐鸿儒首先放弃了西进的打算,挥动大军准备向北往杭州方向挺进。
而在温州北边,则横亘了一条瓯江。瓯江比起南边的飞云江要宽上一倍,水流也要急得多。
虽然如此,这条瓯江倒也并非不可逾越。
于是徐鸿儒便故技重施,依旧以水鬼、渡船、浮桥为手段,组织起三波攻击。
然而守卫瓯江的官军,却同守卫飞云江的官军大有不同——不但人数增加了两倍有余,而且战斗力、战斗意志也颇为强劲,让白莲教一时之间难以突破。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