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824章 又骗了一次(第 1/4 页)

    和关馨馨并肩走在江岸上,似乎目标是朝着大海的方向前行。

    看着春、江、花、月、夜,陈子昂心中忽然冒出《春江花月夜》那首诗。

    走着走着,他低声给关馨馨念这首诗。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

    这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诗作。

    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

    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通篇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语言自然隽永,韵律宛转悠扬,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而其实,张若虚和他的这首大作,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差点被时光化为虚无。

    好在最终只是一场虚惊,他和他那《春江花月夜》的诗魂翱翔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并将永远照耀着中国的诗空。

    前世。

    某个深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两句世人从未见过的唐诗,跳进诗学家胡应麟的眼眸。

    自此,春,江,花,月,夜——天地之间五个最美意象霎时从故纸堆里发出光芒,扑进世人的眼帘。

    年过半百的举人胡应麟当时正赋闲在家,没事找事地编写一部历代诗选《诗薮》,意图搜罗有史以来的诗歌珍品。

    那么优秀的一首诗,被抛弃到历史的黑屋子里,要不是胡应麟在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看到了它,还不知道它要委屈多少年。

    正是从胡应麟编纂的《诗薮》开始,这首天才之作才被人发现,才开始被滚成了一个巨大的雪球,直至被推为唐诗的巅峰。

    而那时离这首伟大唐诗的诞生,差不多已经过去一千年,也就是十个世纪的时光。

    这部伟大的唐诗差点失传,因而他的作者也差点被埋没。

    不过考据学家也只能大致地告诉世人:诗人名叫张若虚,大约生活的初唐开元年间。开元盛世后,官场失意的诗人回到了家乡扬州。一天春夜,他独步长江之畔。至正逢百花盛开,明月高照,一江春水滚滚东去,浑蒙如初的大自然壮景触动了诗人的万千思绪,奔腾的诗情。

    仿佛有如神助,春,江,花,月,夜这五个美如少女的诗歌意象,花团锦簇地涌出天际,在诗人的笔下恣肆汪洋地喷发了出来。

    诗中那热烈而饱满的气象,顿时让天地通透,万象清澈,也使初唐的诗坛大放异彩。

    在唐诗的海洋里大放异彩的《春江花月夜》更像是一个意外,是唐诗大秀场上的一个意外,一个孤立的高峰。

    这首长诗所表现的内容与表达的方式在中国诗歌史上几乎空前绝后,从诗经到新诗都难以找得到与它相像的作品。

    它孤零零地屹立在中国诗歌的历史长河上,前后都不见同类。

    人们无法了解张若虚更多的人生故事,只能更多地去解读他留下的伟大诗歌。

    这首诗虽然字字珠玑,但全诗的精华都蕴含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两句里。

    因为正是这两句使得奔腾的唐诗大河有了另一个方向,使得一首诗超越了诗,而抵达另一个更高的高度——哲学的高度。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他喜欢你很久了 势不可挡 仵作惊华 白色口哨 温香艳玉 偏执狂 入迷 撒娇 我这糟心的重生 刺青 魔种降临 谁把谁当真 重生香江 俗人回档 最后一只瓢虫 娇瘾 择木而栖 夜行歌 丞相不敢当 不循(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