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分步实行(第 2/3 页)
席本桢爽快的问道,“方总督想在哪里先试行?”
文人聚集的地方就是浙直地区,其中更是以南直隶的文人最为鼎盛,若不啃下南直隶,还不如不啃。
方原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当然是要先拿下最难啃的硬骨头,沉声说道,“南直隶不先做表率,其他省就会有闲言闲语。若南直隶都顺利推行了,其他省也没理由再来闹腾。”
三人一听便知方原是想先在南直隶实行,这也在预料之中。换做是他们要实行,也会在南直隶先实行,只是口中不说罢了。
方原知道这次的动作实在太大,几可说得罪了整个文人特权阶层,还有依附在文人阶层的一群乡绅、富商。若只是单纯的使用大棒,在极限高压之下,那帮人表明上或许会屈服。但看似风平浪静,其实背地里是暗流涌动。
所以要收服这帮人,大棒是必要的,胡萝卜也必可不少的。
方原坐回了椅子,饮了一口茶水,这才说道,“今次的改革,肯定会给不少人带来损失,所以我也会想了法子稍稍弥补损失。”
三人都是一愣,齐齐望着他,不知他还能给出什么补偿。
方原不紧不慢的说,“从明年的秋收开始,但凡取消文人特权的州府,田赋一概减半收取。江苏每亩收八十斤田赋,今后就减为四十斤。福建广东每亩四十斤田赋,今后就是二十斤。”
田赋减半?
内阁三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浙直地区的田赋之重,自古便是如此。其他地区承担的是亩产10%左右的田赋,而浙直地区承担的是亩产20%左右的田赋。浙直虽是天下粮仓,却成了朝廷第一个盯上的肥羊。无论是唐宋,还是元明,赋税之重,绝对冠绝全天下。
浙直的大小地主、富商早就不满历朝历代的这条苛政,所以才会想尽法子的偷税漏税。
其中最主要的法子,就是忽悠朝廷实行了文人阶层限定亩数的田地不纳田赋的特权,然后凭借浙直称霸科举考场大半天下的优势,培养出大量不用纳税的进士、举人,然后将自家田地全转移到这些进士、举人的名下,便能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光明正大的避税。
若方原愿意让出一半的田赋,就是彻底松了压在浙直地区长达数百年的紧箍,这种天大的恩赐,已足以抵消因取消文人特权而带来的损失。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