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一百四十四章 火器技术(第 1/3 页)

    钞关船料税,货税到手,每年又多了50万两银子,加上每年从官员手中搜刮的100万两田赋,还有买卖化纤丝绸赚的银子30万两,单是在苏州府,方原一年就有180万两银子入腰包。

    方原的目标就落在了四府里经济仅次于苏州府的松江府上。

    要接管松江府,就要按照接管苏州府的程序来走,先是以信访信箱来威慑松江府的官吏、士绅、富商,其次是追缴亏欠的田赋,最后则是全面接管松江府的政务。

    方原令秦展率300锦衣卫,前去松江府设置信访处,再取回松江府的赋税账簿,以供审查。

    趁着秦展前去松江府执行任务的关头,方原抽空去了一趟翁氏庄园,现在已被改建成火器军工厂。

    护卫火器军工厂的是李宗泽统领的火器营,还有步战营的1000军士。

    方原将神机营、苏州府制造局的军工设备全搬来军工厂,再加上收编了上万原本在纺织行业的雇工至少两千人以上,整个军工厂里正在热火朝天的开工。

    方原在火器军工厂里见了负责新型火器开发的毕懋康,汤若望。

    在毕懋康、汤若望的辅导下,军工厂已能自主生产类似霹雳火铳的燧发枪,因为明末铸造技术的落后,质量比之正宗的霹雳火铳要差点,但总归能自主生产,无须再从海外进口。

    根据毕懋康、汤若望二人估计,以军工厂目前的生产能力,每月能生产燧发枪400支,每支的成本15两银子。单论成本而言,比香水、火器交易要亏一些,但,只有自主生产才能避免受制于老外,贵点就贵点吧!

    方原要求的后膛枪、后膛炮的研究,经过五个月的试验,根据提供图纸上的后膛枪结构,还有改进后的西洋锻造技术,后膛枪的雏形倒是造出来了,卖相还算精致,但却只是一个空架子。

    因为缺少后膛枪最重要的弹簧击针和子弹,生产出来的后膛枪想投入实战,还差得太远。

    方原投入了5万两银子的研究经费,后膛枪的研制仍然是失败告终,毕懋康、汤若望二人显得十分沮丧。

    方原也没有责备他二人,弹簧击针、子弹的制造、枪管的膛线是推进枪械进步的重中之重,甚至比前膛、后膛更为要紧,西方迈出这一步至少用了200年。以毕懋康、汤若望对枪械、火炮的认知水平,凭空制造不出弹簧击针、合格的子弹,也在情理之中。

    他在淘宝上购买了弹簧击针,还有子弹的横剖面示意图。在子弹示意图里,哪部分是弹壳,哪部分是底火,哪部分填充击发药,哪部分装弹头,是一清二楚。

    弹壳、弹头的制作,可以在淘宝上购买模具,批量浇筑,再用手工逐一打磨成形;

    火药暂时只能使用黑火药,八路军在敌后抗战使用的就是黑火药,并不影响打了八年的游击;

    击发药一般需要的是雷汞,雷汞以及其他击发药是管制物品,在淘宝上是买不到的,只能想法子在明朝制造。

    以明代的化学水平要制造雷汞,只能用水银+硝酸+乙醇。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骗了康熙 我在现代留过学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红楼琏二爷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清要完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晋末长剑 寒门崛起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嬉游花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世子妃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秘密部队之龙焱 木叶之风暴之主 三国之暴君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