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百一十七章 抚台三策(第 1/2 页)

    方原要听的不是这种大而化之的政略,而是具体实施的细则。

    正如一个成规模的大型公司破格招聘高层人才,显然不可能因为吹几句诸如要占领市场,销售额达到几十亿,几年内上市这种没营养的大话。这个人才必须能提供详细的怎么占领市场,销售额达到几十亿的营销策划方案,几年能上市的分布措施,以及怎么达到这些措施。

    方原沉吟着说,“陈永华,你说一说具体施政之法。”

    陈永华说道,“我的施政之法共有三策。其一,教化,教谕,在本岛实行科举制度。按人口规模,将本岛划分成十个县,每个县必须兴办一个县学学堂,每个部族、社,兴建一座小学,推行儒家文化和种植技术。官府下令每族每社八岁以上孩童,必须派来学堂修学三年。但凡原住民各族送来学习的孩童,免除杂役。”

    “举行科举制度,只有在本岛居住两年,才能参加本岛的科举。考过科举后,便任命为各县各族各社的官员。这么耳熏目染之下,不出十年,二十年,这些原住民便会慢慢去了野性,归化王道。”

    “只是要兴建学堂,实行科举,先期必须要方总督支拨二万两银子的经费。五年之后,待台湾岛的形势稳定了,应该能自给自足,无须再支拨费用。”

    要想扶贫,先办教育,陈永华的这个提议倒是切中要害,甚至连所需经费额度,五年之后台湾就能自给自足都想到了,可见确实是下过一番苦功夫的。

    方原面不动容的说,“银子问题不是问题,还有两策呢?”

    陈永华继续说道,“其二,增设刑狱、断案人员。台湾原住民之所以不信任官府,不过是因为之前官府的官员审案、断案从不亲赴现场,而是根据各族族长的上报,或是看谁行的贿多久偏袒谁,所以台湾的刑狱必须严格整肃。”

    “在福建,由知县审案,主簿、县丞辅助县务,县尉追捕。在台湾,只设置三人掌管刑狱、断案,三人是远远不够。每一县设知县一人,主簿、县丞一人,县尉一人,分担刑狱、断案的小吏三人。但凡案子,小吏须亲赴现场,查勘核实后,上报官府,由官府据实情断案。每县的县丞必须按月去各族各社宣传明律、刑罚,以正视听。”

    方原再次点了点头,要想这些原住民守法,官府必须要做好普法工作,将明律、刑狱之法宣传到位,陈永华的这一条仍是切中要害。

    方原再次问道,“其三呢?”

    陈永华继续说道,“其三就是实施强行推恩之法,打破原住民以族落、部社群居,抢夺猎场、渔场的生活方式,将各个大族拆分成无数的小族,改变目前岛内大族肆意妄为,欺压小族的局面。更杜绝大族势力太大,对抗官府、明律的情形,有利于官府在本岛的统治。”

    “强行推恩?”

    方原彻底来了兴致,推恩之法他是有所耳闻的,乃是汉武帝时期,主父偃提出的削藩之策,就是改分封诸王嫡长子承袭领地的政策,为诸子共继承领地。如此一来,就可以将大族切分为几个小族,小族则切分为几个家庭。久而久之,就能彻底翦除某些原住民大族势力过强,恃强而骄纵不法的局面。将这些原住民拆分成一个个小族后,也能断绝他们联合起来对抗官府的可能。

    他抚着下巴说道,“若这些大族抗命不遵呢?”

    陈永华说道,“一切按照方总督目前实施的策略。若遵命,许以良田,巨额的商贸利润;若不遵命,就联合小族瓜分大族。这就需要方总督撤离之时,在岛上留下足够擅长山林作战的军士

    ,以震慑这些原住民。”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我的谍战岁月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晋末长剑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我在现代留过学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红楼琏二爷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嬉游花丛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世子妃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冰川天女传 全唐诗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办公室潜规则 藏在时光深处的你 三国之暴君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