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婚宴(第 2/4 页)
我们来看看诺贝尔的三次恋情。
年轻的时候,诺贝尔曾在巴黎与法国姑娘有过短暂的热恋,但是遗憾的是那位姑娘不久猝然病逝,短暂的恋情就此结束。
诺贝尔43岁时,奥地利大元帅弗兰兹?金斯基伯爵之女伯莎应聘做他的秘书,诺贝尔对她一见倾心,可是这位美女已经心有所属,两个人虽然没有走到一起,却成就了永远的友情,伯莎一直是诺贝尔的好朋友!
之后诺贝尔又遇到了卖花女索菲,虽然诺贝尔打算和她要结婚,还为她购置了很多房产,但是阶层和文化的差异让这段恋情依然无果而终。
为什么诺贝尔奖没有设立数学奖呢?因为在那个时代,诺贝尔没有预见到数学对于世界的强大的作用,这是时代局限性造成的。
诺贝尔接受的正规教育时间很短,后来就跟着俄罗斯教授nikolaynikolaevichzinin学习化学知识,他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数学教育。
在19世纪中叶,人们还没有把数学和化学联系在一起,这是两个割裂的学科。作为基本科学的数学并不受到重视,诺贝尔也许没有预料到之后数学领域对于科学界的巨大贡献。所以一开始设立诺奖就把数学奖放弃了。
此外,还有一个可能可以解释诺贝尔的没有设立数学奖的行为,在诺贝尔设立遗嘱之前,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一位数学家米塔格-莱弗勒(传说中的诺贝尔情敌)已经说服瑞典国王奥斯卡二世设立了国王数学奖。如果诺贝尔奖再加入一个数学奖,是不是会和国王数学奖相冲突呢?
事实上诺贝尔奖的奖金并不是一直不变的。
诺贝尔在逝世前立下遗嘱,把遗产的一部分--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每年约20万美元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那些为人类的幸福和进步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和学者。
为此,瑞典于1900年6月29日专门成立了诺贝尔基金会,并由其董事会管理和发放奖金。
1991年,诺贝尔奖达到600万瑞典克朗,才与诺贝尔奖自颁发以来首次超过1901年时的实际价值相当。
那以后,诺贝尔奖金又连年上涨,1992年诺贝尔奖为650万瑞典克朗,1993年为670万瑞典克朗,2000年诺贝尔奖五大单项奖和诺贝尔经济学奖达到了900万瑞典克朗(100万美元),远远超出了整个原始基金的名义价值,也大大超过了原始奖金的实际价值。
2001年诺贝尔奖百年华诞时,诺贝尔奖金额达到1000万克朗(约合140万美元),此后便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上。
屠呦呦获得的诺贝尔奖的奖金是46万美元。当然这个只是医学奖奖金的一半,另外的46万美元奖金由两名海外科学家共享。
46万美元大约是310万华夏元,但是唐安研究所的难题每个悬赏就是一亿华夏元,外加二十亿的冰魄寒光剑定制版一把。这是完全碾压了。
可以说当初诺贝尔的设想是某位学者拿到奖金可以支持二十年埋头搞研究不用为生活开销发愁。现在唐安研究所的奖金就是拿到奖金一辈子搞研究都不用为生活开销发愁。
看到安迪和火焰修成正果,董诗云坐在唐玄生旁边倒也很是开心。毕竟这都是过来帮助自己的臂助。
看到对面的梅如画和宋亚男,董诗云想了想,忽然像是下定了决心。
她频频举杯,自己自然是喝的很少哪怕是红酒,但宋亚男和梅如画就无所谓了,本身酒量就大,而且今天完全没有任何烦恼,自然人逢喜事精神爽,哪怕喝多一些也不用担心。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