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回美国,圣安东尼奥(求订阅,求打赏)(第 2/4 页)
除了马刺“三宝”,他们的板凳深度也成为了马刺的制胜法宝。
在联盟中开始走下坡路或者无用武之地的很多球员,遇到马刺后经常可以重新焕发能量。
因此,马刺队也分别在1999年,2003年,2005年,2007年,四次拿到总冠军,捧得奥布兰恩杯,邓肯也是21世纪以来公认的几名超巨之一。
马刺尽管有多次冠军,但却没有一次卫冕。
2000年春天,马刺平均年龄31岁,春天,邓肯受伤缺席季后赛,马刺首轮被淘汰。
第一次未能卫冕,主要是老龄化跟伤病。
2004年遭遇湖人F4和0.4秒神话。
第二次未能卫冕。
2005-06赛季,邓肯足底筋膜炎,此前连续八年第一阵容的他本季第一次缺席年度一阵。
帕克成为马刺首席得分手,季后赛,马刺与小牛大战七场败北。
第三次未卫冕,是球队转型期和邓肯的伤,以及那年小牛确实强。
2007年马刺夺冠,平均年龄30岁。
第四次未卫冕,是球队老化,以及去年的湖人确实强。
马刺总结下来的特点是:战绩稳定但缺乏爆种解决对手的能力。
马刺四次夺冠的原因也很清楚,就是他们夺冠当年季后赛的对手,大多是马刺靠着实力就能稳赢,不需要或很少需要爆种才能解决的对手。
后乔丹时代卫冕并不容易,除了球队本身有争冠实力外,还需要在面对同级别对手时比对手多那么一口气。
这口气也许是运气,也许是哨子,也许是某几个球星职业生涯极度耀眼的瞬间爆发。
遗憾的是,马刺卫冕年里,马刺缺了这些。
魔术师曾跟乔丹说:“我和伯德总会为怎样打败彼此而绞尽脑汁,所以一刻都不敢懈怠。迈克尔,你的这个时代会让你很寂寞。”
没错,乔丹两个三连冠期间的统治力是压倒性的。
96年公牛72胜外加季后赛15胜1负,97年又是69胜。
公牛六个冠军赛季里,只有两轮系列赛打满7场。
但是,马刺就不一样。
2004年以前,湖人一直挡在马刺冲冠的道路上。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