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投降,投降(12000字,求订)(第 4/4 页)
刘璋说完,拉着曲凌尘的手出了帐篷,跨上战马向东而去。
…………
埋伏在二十里之外的黄祖张允部队,三更时向襄阳挺进,却没看到来接应他们的世家大族,行不过十里,忽然两边鼓声大作,喊杀声四起,川军伏兵齐出,统领兵马的苏飞大惊,慌忙撤退,却不想退路上也尘土飞扬,大量川军杀至。
黑夜中不辨敌军数量,苏飞又是水上将领,陆战非其所长,被两次伏击,军心大乱,三万大军互相践踏,损失惨重。
大战从四更战到五更,直到天蒙蒙亮,苏飞才发现前后伏击的川军不过万数,两支伏兵加起来也没自己多。
可是战了几个时辰,跑的跑,逃的逃,苏飞只剩下一万多人。
刘璋带着亲兵赶到战场,与曲凌尘一起踏上山岗,静静地看着下面的厮杀,苏飞认清了形势,虽然后悔昨夜指挥失当,以致败给了比自己兵少的川军,但是现在这些兵力,即使不能取胜,突围也应该不成问题。
苏飞率着大军向川军阵型突围,川军在将领指挥下,奋力围堵,双方陷入激烈的厮杀,一个个士兵胸口被长矛刺穿,倒在尸堆之中。
原野的草地上,到处都是尸体,马匹躺在地上哀鸣,血液浸透草地,如露珠一般挂在草尖上。
这是曲凌尘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看到战场厮杀,看到这么多血液,转过头看向刘璋,如果不是戴着纱笠,刘璋应该能看到她愤怒的面容。
“大人,你带我来,就是为了看这个吗?”
刘璋看着战场,江夏兵死伤无数,但是川军数量不足,无法合围,江夏兵在苏飞指挥下向一个方向突围,终于打开了川军的缺口,一些江夏兵向外逃去。
刘璋看着那些仓惶逃走的江夏兵,缓缓摇头,对曲凌尘道:“我带你来,是让你弹琴的。”
“什么?”曲凌尘不可理解地看着刘璋,原本已经平复很久的心绪,被刘璋这种淡然的表情再次点燃,她已经认为刘璋虽是杀伐之人,但都迫不得已,乃是为了天下百姓。
可是这一刻,曲凌尘发现自己错了,一个迫不得已的人,怎么可能在面对这种残酷战争的时候,还有心情听琴曲。
曲凌尘冷然地望着刘璋。
刘璋感受到了曲凌尘的目光,淡淡地道:“绕梁琴的琴音,能勾起悲伤的心境,有了你的琴音,那些江夏兵不会顽抗太久,如果你不弹琴,这里会死更多人。”
那些从缺口逃出去的江夏兵,还没跑出多远,突然前方大批的兵马杀入,将他们堵了回来。
好不容易奋力杀出的江夏兵,再也没有一点力气对抗,全军崩溃,被新到的川军和原野上的川军围杀。
江夏军陷入绝境,苏飞大声呼喊着,鼓舞江夏军士气,负隅顽抗。
曲凌尘看着这一幕,江夏兵明显必败无疑了,如果再战下去,也只会更多人伤亡罢了。
终于,曲凌尘接过王绪递来的古琴。
淡淡的琴音从山岗飘下,飘进每一个士兵的耳中,在厮杀的战场显得无比突兀。
那些奋不顾身冲锋的士兵,那些列阵紧张迎候着冲锋的士兵,那些用力挥刺长矛的士兵,那些身体淌血张着大口嘶喊的士兵,琴音一点一点注入他们沸腾的血液,不可逆转地慢慢冷却。
恬静忧伤的琴音,与残酷的战场相悖又相融。
无论是突围的还是围堵的士兵,心中的杀意都在减少。
就在这时,刘璋手一挥,两千多亲兵一起高喊:“投降,投降。”
“投降。”
“投降。”
震天的声音响透原野,眼看突围无望的江夏兵,最后一丝斗志消磨殆尽,纷纷停止了厮杀,成片成片丢下长矛,跪地请降。
最后只剩下一身血糊的苏飞,一个人站在原野上呼喊,可是没有一个江夏兵听他的站起来厮杀。(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