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五子良将第二名(第 3/4 页)
法正说着顿了一下:“既然开诚相谈,那我也就实话实说,刚才我的确是对你生了成见,并且已经决定想办法让主公罢免你。”
“多谢先生坦诚,看来主公麾下聚集的果然是一群忠臣良将,如此,月英就不愁主公大业中途夭折了。”黄月英道:“实话告诉先生,我仅仅是请命攻打樊城,相信先生也能看出樊城对我们有多重要。
而劝主公不北伐的重任,还是得交给先生,刚才我已经说动主公,主公现在对北伐也产生了疑虑,只要先生再加一把火,主公必定能打消念头。”
法正神色一拧,原来黄月英是私下去劝刘璋了,自己怎么没想到,以主公的脾气,认定的事情,怎么可能那么容易劝得,特别还是大堂之上,当初川军群臣劝刘璋纳萧芙蓉为妾,就是教训。
自己是真的误会黄月英了。
法正向黄月英一拜:“法正误会姑娘,还口出恶言,还请姑娘莫怪。”
黄月英拜拜手道:“先生,我希望这是我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向对方赔礼,今后,我们只要并立抗敌,助主公夺取天下。
至于怎么规劝主公,我相信以先生之智,应该能想到。月英只画蛇添足地说一句,所有隐患都向主公说得具体一点。
民心不稳,到底是哪些民心不稳,是蔡家,黄家,还是荆州的某些官员将领,他们有多大势力,一旦动起来会有什么后果。
还有荆州境内到底多少盗贼,清剿需要多少时间,不清剿危害多大。
民生凋敝,一个郡能收上来多少赋税,可以支撑多少军队,一旦逢到灾年,可有余粮。
我相信,只要让主公知道了这些具体数字,他一定会打消北伐念头的。”
黄月英说完向法正恭敬地拜了一礼,退了出去,法正想着黄月英的话。
法正现在大概知道黄月英是哪一类人了,她不高谈阔论,所有事情都洞察入微,从细节入手,这类人才是真正脚踏实地的人。
就像那篇告文,如果只是向百姓讲世族祸国殃民什么的,肯定不能牵动百姓情绪,只有具体到某件事上,东村李老汉,西村王铁匠,发生在百姓身边的事,才更有煽动力。
主公一向只总揽大局,所有的情况都知道,但是并不具体,黄月英的方法确实是一个好方法。
“不管她军事和内政才能如何,光凭这几件事,黄月英就是一个大才,川军有她,当是一件幸事。”法正想着。
……
黄月英带着樊梨香,严颜,高沛,沙摩柯等大将,率领五万大军踏上汉水北岸土地。
黄月英叫过沙摩柯道:“沙摩柯将军,我军跨过汉水,北伐中原,主公十万大军不日将动,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作为先锋军,首先就应该为后军扎好粮草大营。
此去不远有一座山,名铁山,两面悬崖,一面临水,是再好不过的屯粮之地,我要你在那里修筑一座粮草大营,从汉水运过来的所有北伐粮食都将屯于铁山,你务必守好营寨,万勿有失。”
“是。”
沙摩柯带领六千蛮兵往铁山而去,老将严颜对黄月英道:“军师,粮草干系重大,沙摩柯将军虽勇,却缺少谨慎,况且蛮兵嗜好饮酒,是不是换一位缜密的将军?”
“无妨,粮草干系重大,最重要的是将领忠心耿耿,沙摩柯将军当得。”黄月英说道。
后方的将领都有些不满,黄月英这意思,好像自己这些人都没沙摩柯忠心一般。
川军在樊城二十里外扎下三座大营,卡在樊城通往汉水的要冲上。
黄昏,其他两座大营都扎好了,唯独樊梨香的大营还没扎好,樊梨香找到了黄月英:“军师,我军不善扎营盘,以前都是居于所有营盘之后,这次军师将我们排在前面,还请军师派个人指导一下。”
樊梨香有些不好意思,自己这支农民军除了刘敏之外,实在找不到人才,而这次偏偏黄月英将刘敏留在了襄阳,说襄阳文官缺乏,让刘敏以武充文。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