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第 2/4 页)
“夫人。”
刘璋和黄月英各喊了一声,萧芙蓉还是提着白玉剑走了出去,帐中只剩下刘璋和黄月英两个人,黄月英继续喝杯中的水,可是根据角度判断,刘璋知道她根本没喝到水。
“月英,昨晚说的事……你答应吗?”刘璋酝酿了许久问道。
黄月英一边喝着水,一边紧盯黄色的被单绣花图案,“什么事,昨晚我什么都没听到。”
“那还要我再说一遍?”
“别,我……不答应。”
刘璋脸色黯然下来:“我以为你会答应的。”过了许久黄月英没说话,刘璋又加了一句:“原来你以前说的都是假的。”
“我对好多人都说过要他们娶,就你个傻瓜信。”
“你有喜欢的人?周泰?”
“那也是个傻瓜,改天我介绍个好女人给他,我看那女蛮首祝融就不错。”
“那是诸葛亮?”
黄月英喝着水,沉默着,过了许久点点头:“算是吧,我和他还有婚约的。”
“呵呵。”刘璋笑了一下,站起来:“好吧,月英好好休息,我先去处理点军务。”刘璋站起来,椅子被带动,椅脚与地面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刘璋走出帐外,萧芙蓉就在门口。
“怎么,不顺利?”
“唉,算了,不强求。”
帐中,黄月英两手紧紧抱着杯子,心里想着心事,就像当初与崔州平说的一样,自己对诸葛亮,也未必爱的那么深,当初以为自己一辈子只能做个家庭妇女。
碰到诸葛亮这样,又俊美,又优雅,又有智慧和自己有共同语言,真心喜欢自己的男子,自己还有什么可挑剔的?
可是现在,自己还能那么随意决定婚姻吗?说喜欢诸葛亮,不过是一种掩饰罢了,黄月英不想对刘璋说太多这些事情。
黄月英摸了一下嘴唇,“没经过人家允许,就夺了人家初吻,你以为人家不知道么?”黄月英一口喝尽了杯中的水,恨恨地想着。
…………
刘璋来到关押祝融的营帐,这下,刘璋和祝融的表情一样了。
祝融以坐姿捆在柱子上,当刘璋走进来时,祝融还是一样的神情麻木,眼神呆滞,可当刘璋什么话没说,坐在她旁边,深深叹了口气时,祝融眼珠子动了动,转过头奇怪地看了刘璋一眼。
“怎么,失恋了?”
“恩。”
“没关系,我也是。”
刘璋看向祝融,“我听你的族人说了,孟获确实不值得你依靠。”
“那又怎样?”
“没怎样,你比我好,你是拒绝别人,我是被拒绝了。”
“笑话,你是蜀候,谁敢拒绝你?”
“那你嫁给我好吗?”
“你脑子有病。”
“你是第二个拒绝我的。”
祝融看了看刘璋,“你进来不会就跟我讨论这事吧?”估摸着是遇到一个同病相怜的人,祝融终于能够心态平稳地对话。
“两个目的,一是讨论一下你归不归降的事。”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如果你放了我,我不会和川军打了,但是我未必劝得动我父亲和弟弟。”祝融突然感觉自己有了点生气。
“我要的是整个斜刺洞归降。”
“我办不到。”
“那算了。”
“你第二个目的呢?”
“在你身上找点优越感,哈哈哈哈。”刘璋突然哈哈大笑,仿佛很开心:“你心里喜欢那个人的形象在你心里彻底毁灭了,我心里喜欢那个没有,所以我比你好多了,哈哈哈。”
“你……”祝融大怒,扭了几下没扭动,“呸”,一口口水朝刘璋吐过去,刘璋没防备,一下吐进了脖子中,刘璋露出恶心的神色,在祝融身上摸了摸,找到一块手帕,在祝融愤怒的目光中,伸进脖子一直擦到胳肢窝。
祝融胸脯剧烈起伏,要是现在能动,立刻就要狠狠扇刘璋几个耳光。
“没想到你还用这东西,我以为像你这样的女汉子,通常都是把衣服下摆掀起来擦汗的。”
“你……”
“还给你。”刘璋递回手帕。
“拿去烧掉。”
“好了。”刘璋站起来,对祝融道:“跟你聊了一会,本侯身心舒畅,你是当初平叛功臣,而且我相信你一言九鼎,既然你说不会再帮助孟获……等等。”
刘璋突然不放心,问祝融道:“祝融姑娘,我不用你威胁烤锤大王,直接放了你,就算你劝不得烤锤大王和带来洞主,你自己不会再与我川军为敌了吧?”
“你当我祝融什么人?”
“要是你食言了呢?”
“你……”祝融恨不得一脚把刘璋踢飞,才进来这么一会,先是拿孟获的事揭自己内心深处的伤疤,接着又在自己身上找优越感,还用有自己体香的手帕擦他那么脏的部位。
一再气自己,现在竟然怀疑自己的信诺,要知道,作为女汉子,祝融最恨的就是有人怀疑她的信义,她也是一个将信诺视为生命的人。
“刘璋,你给我听好了,如果你放我走,我绝不会再与川军为敌,如若食言,随你如何处置,祝融都没有半句怨言,不过。”
祝融怒气冲冲道:“如果你击败孟获,还请放我父亲和斜刺洞的族人一条生路,他们也不愿跟着孟获的。”
“好,一言为定。”
刘璋刚走出帐门,一名士兵来报:“报告主公,孟获四万大军与南蛮秃龙洞朵思大王汇合,现退入秃龙洞,据险而守。”
“秃龙洞?”刘璋沉吟着,根据杜微地图标示,这个洞的位置极其险要,沿途沼泽和丛林密布,只有一条栈道相通,蛮人退入秃龙洞中,当真不好下手。
“立刻召集众将议事,征伐秃龙洞。”
“是。”
…………
银月洞的人已经被全部放出来,断臂的卓玛拉依虽然最终被救了过来,但还是将洞主之位传给了雀儿,好厉害来到银月洞外,做最后的处置。
“燕宫洞主,请你们记得你们的承诺,归附川军,接受我家主公恩政,今后勿生背叛之念。”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