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蔡家名媛,荆襄名士(第 2/4 页)
樊梨香回到营中,一边走入大帐一边对陈应道:“立刻召集精壮士兵五千人,晚上我们要夜袭张越高驰口大营。”
“什么?”陈应一惊,完全没想到樊梨香有这个决定。
鲍隆在一旁道:“主公不是让庞统去游说了吗?为什么还要攻打?”
樊梨香看向鲍隆:“前段时间派你去向百姓宣传政令,是不是宣传傻了?主公哪里是要去招安张越,小小张越会放在主公眼里吗?主公明显是在给庞统留后路,要么逃走,要么携功自赎,不过我看庞统离开的时候,那种神情,绝非要回来的样子。”
樊梨香想起庞统对着天际感叹的样子,如易水岸边的荆轲,那是绝不会回来了。
缓缓用力捏紧五指:“庞统才华超群,不能为主公所用,就为主公杀之。
我不是一直说,对付庞统这种聪明人,不能算计他,只能等待时机吗?如今,时机到了。
那张越乃张虎陈生旧部,只为顾忌部下身死,才动了投降念头,意志不坚,只要我们在庞统劝降之时,发起进攻,张越轻而无备,必然可一鼓而下,同时,庞统,他死定了。”樊梨香缓缓道。
“可是。”鲍隆道:“如此一来,我们擅自调动兵卒,实为大罪,主公不会放过将军的。”
“那总比庞统今后成为我们大敌要好吧……好了,不用说了,快去召集士兵。”
鲍隆犹豫一下,樊梨香的命令不敢违抗,只能答道:“是。”
陈应也跟着出帐,走到帐门口停了一下,陈应感觉得出来,樊梨香确实和以前行事风格不一样了,今日樊梨香没有顾忌太多,就将曲凌尘的危险告诉了刘璋,这与那日在山顶上的决定完全不一样。
樊梨香以前最爱两样,一为官职,二为性命,而今夜之后,轻则失去前者,重则,恐怕两样都要失去了,如果刘璋有意为庞统留下抉择,而被樊梨香打乱……
陈应没有想下去,大踏步下了台阶。
…………
“报告主公,黄家湾山洪确实为人为,据村民讲,很多天前就看到有人扎住了上游的山河口子,而昨日黄月英召集黄家子弟,刻意将山河沿岸的百姓全部召集了过去,今天黄月英正跟随黄老爷子挨家挨户,补偿那些房屋田地被洪水冲毁的村民。”
“黄老爷子不是病危了吗?都能走泥地了?”
“今早突然好了。”
刘璋挥了挥手,让士兵下去,现在情况已经很明朗了,想起庞统的话,黄家老爷子对黄月英言听计从,看来还真是这样。
“来人,备马,去黄家湾。”
…………
当刘璋带着亲兵到了黄家湾时,天已经黑了,小雨初歇,月光透过乌云昏昏沉沉地洒下来,照得大地晕乎乎的。
刘璋抬头望了一眼天,不自觉冒出一句:“萧何月下追韩信。”
牵着马过了黄家湾临时搭的便桥,刘璋看到了一副很美的乡村画卷,梯田,山雾,散落的民房,荷花覆盖的水田,蓄水的堰塘,刚刚耕作回家的村民,在高高的田埂上驻足,向刘璋一行望来。
刘璋将亲兵留在了村口,带着十几个人进了村落。
这样的村落与一般的平原村落不同,因为是山区,村户都零零落落地分布着,大多是单家独户,就算院落,也不过五六户人家。
除了一条主要的通路是油石铺就,其他都是土路,刘璋不忍打扰了这乡里的宁静,也因为自己很享受这片宁静,跨过便桥后没有骑马,牵着马前行。
“老人家,知道黄月英的家在哪吗?”刘璋问一个扛着推耙路过的老人,高高地挽着裤脚,光脚和小腿上都是干的泥巴,身上也都是泥点子,花白的头发和胡子,看起来却神采矍铄。
可是老人家一听到刘璋的问话,再看到刘璋带着一群士兵,立刻扔了推耙,向刘璋跪下叩头:“大人啊,你千万不要抓走黄姑娘,黄姑娘可是为村里做了不少好事,谁家有灾有病,遇到荒年,都是黄姑娘求黄老爷子接济的,你看这推耙……”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