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传统(第 3/4 页)
它们会通过后期技术转制成3d电影,只不过是因为当时的电影观众恰恰因为《阿凡达》的原因,对3d电影比较饥渴,所以趁机炒概念、赶热潮、骗票房而已。
这方面,最为典型的就是迪士尼的《爱丽丝梦游仙境》——
这部电影本身的质量其实并不算出色,却仅仅因为及时完成了后期的3d转制,就成了《阿凡达》之后的第二部全3d电影。
——这种“伪3d”造就的第二名,让《爱丽丝梦游仙境》轻易在全球卷下了超过9亿美元的票房。
这种情况下,好莱坞的其他制片商有几个会不见钱眼开呢?
也就《盗梦空间》的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出于自身的骄傲和固执,再加上当时一窝蜂出现的“伪3d电影”太多,让观众多少有些审美疲劳了,所以这部未3d化的电影,才在3d电影大潮到来的时代,取得了夸张的成功。
这种成功有非常多的市场和时代因素影响,即使夏洛特有法术作弊,也是很难复制的。
然而,换个角度说,《盗梦空间》又是一部非常适合夏洛特的电影。
——尤其是被他搬到这个世界,提前到2002年到2003年后。
首先,就如前面所说,《盗梦空间》因为时间因素的影响,并不是3d电影,这让夏洛特可以直接在这个3d技术完全未成熟的时代进行山寨;
其次,因为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坚持,《盗梦空间》中对数字特效的使用,非常的克制。
——在夏洛特原本时空的宣传中,可是说这部电影的大部分特效,都是使用传统特效技术完成的。
在2010年时,这样的电影可以说是反潮流而动;
但回到2002年,夏洛特这么做却是一种非常符合现实的做法——
2002年的数字特效技术,还没有七八年后那么发达。
考虑到成本和时间,用数字特效攻克一些不好处理的画面,其他部分交给传统特效技术,是一种非常合理的做法。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